历史常识

社子遗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47

社子遗址又被称为「社仔贝塚」,位於台北市士林市街对岸由基隆河与淡水河所围绕的沙洲中,也就是现在的社子地区(即旧社子聚落),在行政区域上隶属於台北市士林区社子里,其所处经纬度为东经121度29分52秒,北纬25度5分27秒,海拔高度约为1到3公尺。这个遗址的南侧完全被现代建筑所破坏,北侧则压在基隆河南岸堤防下,地表下不知道是否还有堆积层,只有部分遗址被保留在河滨第十五号公园范围内,遗址的状况可以说是被破坏严重。

  1933年在西冈英夫氏所着的<浮州部落社仔>中,首次提到社仔贝塚;1935年由平山勳、宫本延人及山中樵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铁器、陶器、石器、贝环破片等;1944年国分直一则於此做地表调查,发现了3x4平方公尺的残留断面,在旧社子聚落内地表下有厚20到30公分的贝层,并且发现了赤褐色及灰黑色的陶片。战後几乎没有进行这个遗址的相关调查或发掘,一直到了1990年刘益昌、刘鹄雄在此采集贝类进行年代测定,1999年由刘益昌、刘鹄雄、郭素秋与戴瑞春到这里进行调查,确定本遗址的分布范围应该比之前所纪录的更为广大,为了进一步了解遗址内的层位堆积与文化内涵,因此在此进行试掘工作,出土遗物包括了陶片、凹石、石斧、大量贝壳等。

  社子遗址的年代大约在距今一千八百年至八百年前左右,其文化内涵是属於十三行文化。此遗址出土了赤褐色与灰黑色的陶片、石斧、凹石、铁镞、铁片、玉镯、骨针、穿孔贝、瓷片等遗物,与以大蚬为主的大量贝壳遗留;遗迹方面则出现了火塘与贝塚现象。有关这个遗址的重要文献,包括了<社仔贝塚>(平山勳1935)、<-先史考古学における近年の工作>(金关丈夫、国分直一1954)、《台北县志 卷四 史前史》(盛清沂1960)、《台北市考古遗址调查与研究》(刘益昌、郭素秋2000)等。社子遗址虽然曾被後来-耕作、近代建筑工程等活动破坏,保存范围不大,不过它仍是台北盆地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遗址,其存在有助於了解台北地区的史前文化年代序列与内容,与十三行文化分布的情况。

参考资料

    刘益昌、郭素秋 《台北市考古遗址调查与研究》。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委托研究,台北市:民政局,2000刘益昌等 《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第七期-台北县、基隆市、台北市》。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台北市:内政部,2004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福隆国小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石镞(箭头)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