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福兴遗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76

福兴遗址位於南投县南投市福兴里,在八卦山台地东侧的缓坡上,东邻猫罗溪,标高约120-150m,经纬度为东经121°38’34”,北纬23°57’11”( 方格座标E214100*N2-9400m ),本遗址於1972-1973年由何传坤调查发现,当时称为小半山Ⅰ--Ⅳ共四点遗址,於2004年的普查被合并整理为今日的福兴遗址。遗址范围长约500公尺,宽约250公尺,面积约12500平方公尺,虽被列为重要性遗址,然而今日现地种植荔枝,因果园开垦对遗址已有若干程度的破坏。

本遗址出土的遗物包括陶器、石器两大类,经判定属於内辘文化之内辘类型,年代距今约2000-1300年。陶器有黑色粗砂陶、黑色泥质陶、灰色粗砂陶、灰色细砂陶、灰色泥质素面陶、灰褐色细砂陶等类别,制作方法有手制也有轮制,似乎没有完整器型纪录,除素面陶外纹饰种类丰富,可见波浪状栉目压印纹、刺点纹、刺点及波浪点带纹、斜线圆圈纹、弦纹、羽状划纹、平行细线纹等。石器则有端刃器、边刃器及石锤等。其中端刃器打制磨制皆有,形式多元,包括打制方形斧锄形器、打制靴形斧锄形器、打制匙形斧锄形器、磨制有脊斧锄形器、磨制片状斧锄形器、磨制匙形斧锄形器以及磨制凿形锛斧形器。边刃器则是磨制马鞍形器。

参考资料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台闽地区考古遗址--南投县.》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研究, 台北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社会习俗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福尔摩沙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