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社尾遗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91

社尾遗址位於宜兰县新店遗址北方,介於冬山河与省道台二线公路之间、南至永安寺一带、北至民宅(新店路133-2号)旁鱼塭一带。遗址地理位置在东经121°49'03",北纬24°40'47",行政隶属於宜兰县五结乡季新村。遗址的分布范围约350m×150m,由於遗址范围恰位於社尾聚落内,主要受到现代住屋建筑影响,北侧一带则辟有鱼塭,聚落内沙质空地大多有农作行为,因此推测遗址已受到程度的扰乱。遗址文化类型属於十三行文化晚期旧社类型(刘益昌等2004)。

  社尾遗址为盛清沂1963年地表调查所发现,1980年黄士强、刘益昌复查此一遗址,1987年黄士强、曾振名等人进行遗址试掘,1989年-地区史前遗址资料档计画进行调查(连照美等1992),2004年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等计画亦针对此一遗址进行遗址调查工作。2004年调查的结果显示,遗址范围内沙丘地均可发现遗物,在永安寺前的菜圃发现有极大量的拍印纹裸露於地表,推测文化层遭农耕扰乱所致(刘益昌2004)。

  黄士强与曾振名等人於苏澳火力发电计画中,执行「考古文化部分」时,曾针对社尾遗址进行试掘两坑。其中,社尾遗址的P1因未发现任何遗留而放弃,P2在永安宫以西40公尺处,以人工层位发掘,出土之遗物以几何印纹陶居多,伴随-之硬陶、瓷片以及一枚清代之铜钱(黄士强等1987:192)。国立历史博物馆历史考古小组於2005年亦曾针对社尾遗址进行过地表调查工作,结果亦发现许多遗留暴露在农地或是沙丘地表上(尤其印纹陶遗留),其中尚发现其他较完整之陶器,如陶烟斗及纺轮等;另外,亦发现不少硬陶、瓷器破片等遗留(涂勤慧2006)。对於研究宜兰地区的部分历史学者(詹素娟1998;康培德2001)认为,按社尾及新店遗址的位置及历史文献记载的考释,昔日荷兰文献中所称的婆罗辛仔宛社(Parrissinan)应在此二遗址地点附近,唯目前仍无具体的证据可证明之。

参考资料

    康培德(2001)。〈荷兰时代兰阳平原的聚落与地区性互动〉,《-文献》52(4):219-253。涂勤慧(2006)。〈宜兰县社尾及新店遗址〉,《历史文物月刊》16(6):58-69,国立历史博物馆。黄士强、曾振名、陈维新、朱正宜、陈有贝、颜学诚(1987)。〈第三篇:考古及文化篇〉,《苏澳火力发电计画环境美质、文化及社会经济调查》,委托单位:-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单位:-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盛清沂(1963)。〈宜兰平原边缘史前遗址调查报告〉,《-文献》14(1):92-152。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福德爷庙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禁-令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