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福德爷庙遗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51

福德爷庙遗址行政隶属高雄县凤山市过碑里,地理位置约在高雄平原-凤山丘陵西缘。确切位置於-新村西侧。范围南起高市72公路,向北延伸约200公尺,西侧可能至凤山丘陵阶崖缘,东、南侧为凹谷;地形属凤山丘陵西缘之蚀余残丘,西侧即高雄湾、比高20-25公尺;地形顶部向东缓倾;地层土壤属黄壤。其经纬度为东经120°21’39”,北纬22°35’25”。海拔高度在30至35米。

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东、南侧缓坡面见有较多之遗存,向西较少。依福德爷庙东南侧新辟断面而言,文化层约在地表下1.2公尺起,厚约40公分左右,遗留常见细小砾石伴随成层分布,成因不详。遗址原为日据时代之雷达-基地,坡地被开成阶状,目前现址上有果园、建筑、墓地、-区等,破坏相当严重。

福德爷遗址出土的遗物类别有陶器:大坌坑式绳纹陶-器表及-以淡黄橙色为主,少量呈橙色,灰黑胎;多掺细砂、掺和密度低近泥质;器形可见外侈弧转及带脊直口罐口、折肩、穿孔矮厚圈足等;体部施绳纹(微量施划纹)、脊上、口部、折肩上部多以篦或尖器施加各式划纹。另外还有磨制石器残件。其遗址文化内容类型属於大坌坑文化的八甲类型。

此遗址於1992被发现,於1993年经刘益昌调查,後在1994年3月,在台闽地区考古遗址普查研究计画下再次调查。先前与-遗址视为同一遗址,後来因无法确定其连续性而分为二处遗址。此遗址配合-、孔宅遗址,可窥探出大坌坑文化在这个地区的变迁过程,有其被重视保存之处。

参考资料

    1994《台闽地区考古遗址:高雄县、高雄市》,内政部委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执行研究刘益昌1994 〈高雄县史前历史与遗址〉,高雄县政府委托中央研究院-学研究所执行研究报告。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秀林富世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社尾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