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三条仑古道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38

清代通往台东的官道,为推行「开山抚番」政策而修筑。西起屏东县枋寮乡水底寮,越过中央山脉到达台东县大武。在清代修筑之前,住民已利用此路作为往来台湾东、西部的交通路线,1829年(道光9年),凤山县境内的马卡道族,开始利用这条山径移民後山(台湾东部),集体迁徙至台东的大庄及卑南一带。1874年(同治13年),发生日本出兵攻打台湾的「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推行「开山抚番」政策,开始辟建通往後山的越岭道。1882年(光绪8年),提督周大发屯兵三营,正式修筑三条仑道,1883年镇海後营副将张兆连接续修筑,1884年完成,全长约47公里。道路起点附近有军方驻屯的三条仑石头营,因此称「三条仑道」。

官道完成後,取代原来的「琅峤、卑南道」,1892年,台东知州胡传由凤山郡城启程,坐轿取此道往台东,并在沿线校阅官兵,巡视士兵操练与武器装备。直到清末为止,三条仑道是往台湾东部唯一持续保持通畅的官道。

日治时期,1914年(大正3年)发生排湾族反抗收缴枪械的「南蕃骚乱事件」(浸水营事件),日军於1917年依循着三条仑道和卑南道路线重新整修,作为理蕃警备道,并增设崁头营、归化门、力里,浸水营、古里巴保诺、出水坡、姑仔仑等七个驻在所,改称「浸水营越岭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後,农委会林务局开辟林道至大树林山(大汉山),纳为国家步道系统,迄今古道上仍留有「州厅界标示牌」、「出水坡神社遗址」等遗迹。

中文关键字:三条仑 , 浸水营古道 , 周大发 , 张兆连 , 开山抚番

参考资料

    胡传1960。《台东州采访册》。「台湾文献丛刊」29。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卢德嘉。2007。《凤山县采访册》。台北:远流。陈文纬、屠继善。1951。《恒春县志》。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池志澂。1996。《台湾游记》。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下廍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财产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