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茑松文化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43

茑松文化,是-西海岸南部铁器时代的史前文化,即南部地区史前时代最晚一期的文化。1947年到1949年间,国分直一依照台南地区遗址出土的遗物,指出赤褐色粗面(无纹)陶器时代为南部史前文化的最晚期;1980年,宋文薰先生则是建议将南部平原地区最晚的史前文化,以台南县茑松贝塚遗址来命名,将其称之为「茑松文化」。茑松文化的分布区域,主要是-地区的西南部,北到嘉南平原、南到高屏的海岸,也就是台南、高雄与屏东北部地区,以台南县永康乡的茑松遗址为代表,此外,台南县的西寮遗址、乌山头水库遗址,以及高雄县湖内遗址、高雄市的覆鼎金遗址、龙泉寺遗址等,都有茑松文化的存在。

  茑松文化的遗址分布在不同的西海岸地形中,如冲积平原、丘陵河阶、台地缓坡、丘陵残丘地带,这些遗址大多面积广大,文化层堆积深厚,显示当时可能有大型聚落且居住时间颇长。根据各个遗址出土的遗物与现象,可简单归纳出茑松文化的特性为:陶质遗物方面,陶器以夹砂红褐色素面陶为主,另外有少数黑陶,从型制来看,则是以小口鼓腹罐最多,钵形器其次;除了陶容器之外,还有数量相当多的陶环、陶支脚、纺轮、网坠、陶珠与鸟头状器等,特别是鸟头状器,可以说是茑松文化的代表性遗物,由此可知制造陶器是当时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石器则是比较罕见,主要器型有石刀、石斧、石锛、石锤等;此外,茑松文化有少量的铁刀、铁镞等铁器残片的出现,这也是学者将其划入铁器时代的理由。这个时期的遗址,经常有大型贝塚的出现,表示当时的海岸线离遗址不远,而当时的人有大量食用贝类的习惯,另外遗址也同时出土大量的鹿与野猪骨骼等动物遗骸,以及少数骨尖器,再加上遗址出土的石器工具,考古学家推断当时的生业型态可能包括了农耕、狩猎、捕捞鱼贝类等活动。

  茑松文化的年代,应该在距今两千年前到距今四百年前左右,也就是大约从公元前後开始,一直延续到十六、十七世纪-大量来台之前(黄台香1982:107)。茑松文化可以依照分布地区的不同和时间的早晚,而区分成「茑松类型」、「鞍子类型」、「清水岩类型」、「美浓类型」等几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类型。此外,由於茑松文化的分布地区,正好是西拉雅平埔族的原住地,其年代下限又与文献上所记载的西拉雅族活动年代相近,再加上两者所处的自然环境类似,所使用的器具相同,生业型态也很相似,因此考古学者认为茑松文化可能跟西拉雅族有所关联(黄台香1982:107),不过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资料才能进一步的研究判定,但这仍是考古学家研究茑松文化相关的议题之一。茑松文化的辨识与确认,增加了考古学家对-南部地区史前文化层序的了解,并且确定了南部史前时代最晚一期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黄台香1982:108),由此可知茑松文化在-考古学的研究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参考资料

    黄台香 《台南县永康乡茑松遗址》,国立-大学考古人类学研究所硕士-,1982臧振华 《-考古》,台北市:文建会,1995茑松文化-ttp://nrc--a.gov.tw/cca-ome/website/site20/PDFFiles/1257.pdf(刘益昌撰)浅谈台南史前文化-ttp://.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91/178/04.-tm(何传坤撰)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蓝家精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蔡万霖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