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八堡圳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52

台湾第一座大规模水利设施,位於彰化平原,清代施世榜所筑。原名「施厝圳」,後因灌溉面积占清代彰化县13保中之8保,改名八堡圳(也称八保圳)。

台湾历史上,长期以来是农商相互依存的经济体。1624年荷兰人入主台湾後采取重商主义(mercantilism)经济政策,农业於1630年代大力发展後成为台湾的主要产业。此後,糖为主要出口品,稻米基本上是粮食业。17、18世纪之交是台湾农业的重要转捩点,在此之前以旱田为主,分布於嘉南平原以南;其後蜕变为以水田为主,稻米业成长迅速,成为最大出口品,原因是此期有一大规模的水田化运动,其功臣首推施世榜。

施世榜率先建造大型水圳,主因是此一时期中国大陆人口大增,而其故乡福建则缺粮严重。其次是彰化平原气候温和,可一年二作,而且浊水溪带来充沛水源。第三,施世榜曾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拓垦,累积丰厚资产与经验,并敢於大胆投资。自1709年(康熙48年)开始筑圳,但始终不成。其後采用林先生的新筑圳法,历时10年,耗资无数,方於1719年筑成。

此一筑圳法包括集水、圳头及与圳路。集水即兴筑堤堰,将浊水溪上游往南流之水路拦截,引导进入北边水路,最後汇集於鼻子头之圳头;圳头设在今彰化县二水乡鼻子头,地当众水汇流进入平原的要地,两山夹峙,形成天然水库;圳路即选择灌溉区,辟建水圳路线,由於彰化平原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浊水溪亦朝西北流,因此水圳路线顺着浊水溪流向兴建。由於彰化平原溪水四处漫流,必须兴筑堤堰,方能聚水成圳。然因山高水急,冬夏水量不定,始终无法筑成安全而能控制定量水源的堤堰,相传林先生(喜)传授以「石笱」筑堰的技术,方大功告成。按,笱之形状如倒转的鱼罩,以竹藤编织而成,内装大小石头,依其形状分为角笱、圆笱两种,堆积成堤防以拦水,导水入圳。笱具有调节水量的功能,春夏丰水期,水流可从石笱的缝隙自然排出,确保堤防安全。秋冬水源不足时,则以草蓆、稻草、破布填塞缝隙,减低圳水的流失而稳定水量。由於石笱工法之妙用,各地筑圳者争相模仿,包括1732年之1762瑠公圳,且代代相传,堪称为清代水田化运动成功的关键因素。

此圳完成後,彰化平原北半部稻米产量大增,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谷仓,鹿港也因米之输出而窜升为台湾第二大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即源於此。八堡圳之成功产生示范效应,不少人在各地大建水圳,如台中盆地的猫雾捒圳、台北盆地的瑠公圳等,台湾由南而北全面开发,稻米产量与蔗糖并重,甚至跃居为主要输出品。自此,台湾不但是糖仓,更蜕变为清代中国的东南谷仓,米糖亦成为台湾经济的骨干。

至日治时期,日人固然先发展糖业以满足其国内蔗糖市场之需。但1920 年代後,由於米市场的扩大、战时需求的增加,加上蓬莱米培育成功,稻米产量猛增,大量台米输日,并发生米糖相竞现象,即二者争地、竞价。至战後初期,米糖仍然大量输日,争取外汇,直至1960年代後方逐渐为工业品取代。

中文关键字:彰化平原 , 鹿港 , 水田化运动 , 石笱

英文关键字Chang-Hwa plain , Lu-Kang , reclamation to wet-rice paddies

参考资料

    森田明。1974。〈清代台湾中部的水利开发〉。收於《清代水利史研究》。东京:亚纪书房。黄富三。2006。〈施世榜是台湾水田化运动的先驱吗?〉。收於《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时寿辰》。刘翠溶主编。台北:允晨。黄富三。2006。《台湾水田化运动先驱: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国史馆台湾文献馆。王万邦。2003。《台湾的古圳道》。台北:远足。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保甲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八宝圳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