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商社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59

日治时期台湾的日本企业。1895年(明治28年)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对清代台湾的对外经济关系,并非「旧惯尊重」,反而积极以国家权力试图重新整编。最初参照日本国内居留地制度,在台湾设计相同的制度,後因甲午战後日本对外新约允许外国人在日本自由活动而未付诸实行,但中国商人(买办)则不被允许在台湾自由行动,洋行商务的推展明显受限。加上台湾总督府专卖政策的施行与世界茶市场的变化、日本糖业资本纷纷来台,使得洋行无利可图,逐渐退出台湾。

1896年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以香港支店在台设立出张所(即办事处),率先来台开拓商务,1898年升格为支店(即分店),不久取得樟脑、鸦片的专卖权;1900年、1901年在台南设置出张所,收购稻米与赤糖。1905年横滨砂糖商人增田屋商店、安部幸兵卫商店来台设分店,与三井物产形成竞争关系,并导致三井物产废除长年依赖的买办制度。这些属於前期性资本的日本商社,除与制糖会社缔结「一手贩卖」的关系外,更积极投资台湾糖业,成为台湾机械制糖业勃兴的主力。

三井物产不仅代理台湾制糖株式会社的砂糖商品,亦为其重要出资者。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则有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资本的投入,产品出口亦与三菱商事有密切关系。盐水港制糖株式会社有安部幸兵卫商店、铃木商店的出资;新高制糖株式会社有大仓商事系统的资本;帝国制糖株式会社是安部幸兵卫商店系统之制糖会社。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主要为藤山雷太系统之企业,虽然直接对日本销售,但对国外的出口仍依赖三井物产、铃木商店。

1906年总督府着手稻米改良之前,三井物产率先出口台湾米到日本,1922年(大正11年)台湾蓬莱米研发成功,配合日本对殖民地米需求的增加,台湾的稻米每年有400万石输往日本。在出口米商中,以三井物产、三菱商事等为其中翘楚;也有少数如「瑞泰」之台湾人米商。瑞泰是吴鹏於基隆设立的贸易商,专营中国杂货及海产,1902年陈源顺、郑顺成、陈世科、吴鹏等商人在神户设立泰益商行,经手台湾米销日商务,1906年瑞泰在台北设置总店并在全岛设立分店,1922年改组为合资会社,资产额100余万圆,惟1925年蒙受巨大损失,1927年(昭和2年)遂至没落。

铃木商店原为日本神户地区的砂糖贸易商,核心经营者金子直吉与总督府民政长官後藤新平建立关系。其发展的关键在1909年以650万圆的价格,将九州的大里制糖所转让给大日本制糖株式会社,铃木商店投入的资金不过150余万圆。欧战(1914-1917年)爆发後,金子直吉囤积钢铁之类的战争物资,进一步投资海运业及造船业,因此发展成为一流商社。

金子直吉透过同乡滨口雄幸之关系,与日後成为台湾银行总裁的中川小十郎建立交谊,因此与台湾银行建立类似「机关银行」的集中、固定借贷关系,1918-1919年其贷款高达6,000万圆,1920年增至8,000万圆。1921年发生周转困难,台湾银行受到波及,对铃木商店抽银根以求自保。铃木商店在1927年「昭和金融恐慌」中宣告破产倒闭,台湾银行、日本国内的金融业皆受波及,遂酿成战前日本规模最大的经济恐慌。不过,铃木商店战後所投资许多的新兴工业,却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中文关键字:三井物产株式会社 ,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 铃木商店 , 台湾银行

英文关键字Mitsui & Co. , Ltd. , Mitsubishi Corporation , Suzuki Trading Company

参考资料

    江夏英藏。1930。《台湾米研究》。台北:台湾米研究会。伊藤由三郎编。1927。《昭和金融恐慌史》。东京:银行问题研究会。桂芳男。1987。《关西系总合商社原像:铃木、日商岩井、伊藤忠商事、丸红经营史》。东京:启文社。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吕家望事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咸安宫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