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地方派系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97

台湾社会政治结构中的选举动员及平时地方资源的支配系统。其根源可追溯日本殖民政府派任具财富名望者担任地方公职,形成家族参与的垄断。1935年(昭和10年)半数官选、半数民选的「地方自治」实施後,由地主、资本家、实业经营者垄断州、市会议员,直至战後初期民意代表仍未改变。此时以日治时期曾参与「台湾文化协会」为主的台籍人士,组成台湾政治研究会、台湾政治建设协会等,与大陆返台、担任党与民间中介者的台湾人(又称半山)相抗衡。

1950年中华民国政府实行县市级地方自治选举,各参选者代表势力在一对一选举中逐渐形成依家族或同乡或宗亲关系之选举动员系统,如高雄县的红派(以洪荣华为首,旗山为基地)、黑派(以余登发为首,凤山为基地)。由於中央民意机构无法全面改选及行政区划,派系以县为活动范围,复数选区的省县市乡级民意机构便成为各派系晋身权力结构的通道。遍布地方乡镇的农会系统、水利会系统、区域性客货运及金融体系,都是派系成员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扩张经济实力的重要管道。由於全盘掌控中央的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政权欲迅速渗透入地方基层,即吸收地方派系领导入党引为统治助力;派系亦藉此争取地方政治、社会、经济资源,双方是既合作也竞争。因此,政治人物欠缺地方派系势力支持,便难在选举中获胜。1968年起,随着中央民代增补选与其後增额中央民代的改选,派系势力逐渐进入中央。

1970年代末期党外势力的发展冲击了国民党为主的地方派系政治生态,党外省议员的集体问政,既为地方自治创举,也成为党外与1986年成立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的地方派系势力之源,如高雄县余家班成员於1990至1993年囊括县长、省议员、立法委员三项民选公职,影响力深厚。由於解严及强人政治瓦解,欲赢得选举维系政权的国民党即与地方派系、财团与帮派分子结盟,使地方派系取得更大规模的利益,和中央政权形成利益共生的复合体。

1990年代起,政党竞争态势逐渐形成,加以都市化发展,独立选民增多,地方派系的动员分配作用已不如前;但在区域性质的选举中,派系动员仍是政治活动的环节之一。

中文关键字:中国国民党 , 民主进步党 , 地方自治 , 农会 , 动员

英文关键字KMT , DPP , local autonomy , farmer's association , mobilization

参考资料

    郑牧心。1988。《台湾议会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社。萧新煌。1989。《垄断与剥削:威权主义的政治经济分析》。台北:台湾研究基金会。陈明通。1995。《地方派系与台湾政治变迁》。台北:月旦。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国籍选择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圆山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