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噶玛兰厅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49

清领时期-东部的行政区。以东到海(太平洋),西到大陂山(今宜兰员山枕山村),南到零工围(今宜兰冬山八宝村),东南到苏澳,北到三貂远望坑(今台北贡寮)为厅界,大致包括今台北县双溪乡以南、宜兰县全境。

宜兰地区,旧称噶玛兰,为当地原住-Kavalan的音译,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包括哈仔难、哈子兰、哈仔澜或甲子难等。1626年(天启6年)西班牙人为探寻-北部的形势,发现圣地牙哥(今三貂角附近地区),也窥见蛤仔难的原野森林。然而一直到清领以後,蛤仔难才有-进垦,迟至乾隆末年才正式开发,并於1810年(嘉庆15年)纳入清廷版图,1812年噶玛兰设厅,厅治设於五围,置民番通判,并筑城建署。

设厅之後,1823年(道光3年)通判吕志恒为便於清查户口,将噶玛兰厅分为7堡,隶属-府,设通判一员,头围县丞一员、罗东司巡一员。到了1835年,由於人口持续增加,增至12堡,即:头围堡、淇武兰堡、民壮围堡、五围三结堡、员山堡、溪州堡、顶二结堡、茅仔寮堡、罗东堡、利泽简堡、清水沟堡、打那美堡。1874年(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发生後,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建请清廷调整-行政区域,以利统治与开发。1875年(光绪元年),噶玛兰废厅改县,而以噶玛兰的「兰」字,冠上「宜」字,改称「宜兰县」,由新设的台北府管辖。

-大举入垦以前,噶玛兰人是平原上的主要活动人群,喜滨水而居,聚落形态多为傍河的小型集村。依据荷兰人1650年的户口调查,当时散布兰阳平原的噶玛兰人有45个村落,人口约一万人。清朝则通称为「噶玛兰三十六社」,分布以浊水溪(今兰阳溪)为界,溪北有20社,大多在今宜兰河流域的壮围乡、礁溪乡及宜兰市境内;溪南有16社,几乎都在今冬山河流域的五结乡、冬山乡及罗东镇境内。

高山地区则以泰雅人为主,泰雅人善於狩猎耕织,因族群的扩张及垦猎的需要,聚落经常分化及迁徙。现可分为散布在大同乡,兰阳溪两岸的溪头群、卡奥湾;及南澳乡大南澳溪及和平溪流域的南澳群。

1796年(嘉庆元年)吴沙联合台北地区的富豪,招募中国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流民1,000余人开垦头城,建立开发宜兰的第一个据点。1798年吴沙病逝,其侄吴化及林明盏、吴表等人继续领导;深入噶玛兰人与泰雅人间的缓冲地带,由点而线而面逐步向南进垦,形成二围(今头城镇二城里)、汤围(今礁溪乡德阳村)、三围(今礁溪乡三民村)、四围(今礁溪乡吴沙村)、五围(今宜兰市),及民壮围(今壮围乡壮一至壮七、宜兰市东南郊区一带)等据点。

1804年,平埔族巴宰海人头目贤文及-汗毛格,率领西部巴宰海族(岸里、阿里史、乌牛栏三社)、巴布萨族(阿束及东螺社)、道卡斯族(大甲、吞霄社)及洪雅族(北投社)等四族八社共1,000余人,进入兰阳平原溪北地区,拟在五围附近开垦,因遭漳州人排拒而移垦罗东,成为溪南开发的先驱。其後,漳人偷袭攻占罗东,广东人也进垦冬瓜山(今宜兰冬山安平村 )一带,-势力全面侵入溪南地区。

虽然兰阳平原於未入版图前已先行开发,但设噶玛兰厅後,-知府杨廷理却力裁业户(地主),使噶玛兰厅成为全台唯一没有业户的地方,土地开垦采行「招垦制」。由官府分地招垦,以「限期开透」政策,使土地开发更为积极,再加上水源充足,-开圳、垦地并进,聚落亦随圳道向外扩张。到了道光年间,溪北、溪南肥沃的原野开垦殆尽,新来的-只好向近山一带发展。同治、光绪年间,陈辉煌联合平埔族与-,开拓叭哩沙喃(今宜兰三星)沿山一带;由於番害与水患,开垦仍限於泉大湖溪(今宜兰三星拱照村大湖溪)以东一带。少数中国福建汀州、泉州的民众也拓展到苏澳附近,1874年北路(今苏花古道)开辟,--更进一步开垦到南澳沿海地区。

清代噶玛兰之开拓代表中国边疆地区开发的一个特殊模式,其特色有:(一)『官未辟而民则已辟』的官民不同调;(二)武装拓垦所形成的围与结之拓垦聚落;(三)纳清版图之後开发更形快速,人口快速累积。

中文关键字:噶玛兰 , 吴沙 , 五围

英文关键字Kavalan , Wu S-a , Wuwei

参考资料

    陈淑均。1957。《噶玛兰厅志》。「-文献丛刊」160。台北:-银行经济研究室。徐雪霞。1984。〈清代宜兰的发展 (1810--5)〉。《台北文献直字》,69:131-170。廖风德。1990。《清代之噶玛兰》。台北:正中。施添福。1996。《兰阳平原的传统聚落:理论架构与基本资料》。「宜兰文献丛刊」12。宜兰:县立文化中心。黄雯娟。1990。〈清代兰阳平原的水利开发与聚落发展〉。硕士-,-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地理研究总论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国际贸易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