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盐水老街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02

盐水老街意指桥南街往北延伸到朝琴路,其中,桥南老街位於盐水港的旧港口边,是台南县盐水镇最早的一条街道,是清代盐水通往南部乡镇的交通要道,亦是「铁线桥古道」的北段,在当时是条通往鹿草到嘉义的道路,人车往来的交通要道。

其中,位在三福路以南、中山路以北、治水路以东、中正路以西的中境里,是盐水街最精华之地,因此里位处盐水市街中心,故命名为中境里。今三福路在过去被称为布街,为清代布庄集中地,在布街与竹仔街交叉口处曾建有不少商号,布街的全盛时期在清代,在日治时期实施街面改造,日昭和形二层楼式的商街取代原本低矮的街屋,并拆除城门、城墙、隘门,将街道拓宽。战後街面虽又陆续改建,但仍可看到几栋日式商店的旧建筑。虽然旧布街至日治时期已逐渐没落,不过,至今仍为盐水镇的中心商业地带之一。

中正路在清代被分成三段,最北为前街,即今三福路、朝琴路、中正路交叉口处,因有伽蓝庙,日治时期又称「伽蓝庙街」,因位在盐水三条主要道路交会处,商业活动十分兴盛。最南且位於水正里的部份,因有护庇宫(妈祖庙),故称妈祖庙街,两街的中段,大致的范围是中山路黑猫酒家间的路段,因位在伽蓝庙和妈祖庙香境的重叠区,一庙一半,故中街或半街。至於被称为後街部分即今中山路,过去因位在月津港後面(北面)的街道,故名後街,此路是水仙里和中境里的分界,所以邮局、电信局、八角楼都在路北,属於中境里。镇公所及镇农会在路南,所以属於水仙里。至於今中正路(後街)路南,未於水仙里内的巷道,与八角楼後面的连成巷仔南北对峙,因为是-庙(广济宫)前的巷道,故有-庙巷之称。

中正路往南则和桥南街相接,目前桥南街则留有清代的街屋,在主屋与街道间延伸成一座单层的单坡向屋檐,古称「亭仔脚」,供行人遮阳避雨之用。老屋店铺正上方能保留当时储存货物的矩形楼井,且每落间都有天井,另外亦有过水廊的设计,充作厨房之用。近年由月津文史工作室、桥南社区发展协化发起营造「南瀛第一街-桥南老街」活动,开发糯米桥墩、泉利打铁店、桥南历史文物馆、桥南咖啡屋等景点,试图重塑旧盐水港街的风情。

 

参考资料

    谢宏昌,《盐水镇志》,台南:盐水镇公所,1998。陈美惠,〈盐水风华之桥南老街〉,《南瀛文献》6期,2008。陈美惠,〈盐水风华之仿西方历史式样建筑〉,《南瀛文献》5期,2006。陈美惠,〈盐水风华之仿巴洛克建筑〉,复刊9,《南荣学报》,2006。陈鸿献,〈盐水行政区域沿革〉,《南瀛文献》43期,1999。黄文博,《南瀛地名志》,新营:台南县文化局,1998。林圣钦等撰述,《-地名辞书卷七:台南县》,南投市:国史馆-文献馆,2002。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凤山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盐水溪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