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识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么估出来的?谁来估?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17

一家公司的「估值」是怎么估出来的?谁来估?16 个答案

答案 1:

估值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很主观的,因为“价值”本身就是一个人为的量度它与物理或数学所追求的"绝对"不同,"价值"是没有绝对量化标准的我们可以用上帝创造的法则去作为检验科学模型的标准但检验“价值”的标准,是人为的“市场”,是人类创造的法则,而非上帝所以,以科学的角度去考量金融,我觉得本身就是一个误区上面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估值这件事本质上的悖论但说到市场实践,我们分早期公司与成熟公司成熟公司成熟公司一般通用的有三种方法:可比公司估值(就是一般说的Comps),可比交易估值(Comparable Transactions),以及贴现现金流法(DCF)。但其实每一种方法的人为可控性都极大。Comps: 就是在市场上选几家已上市的,业务模式类型相似的公司,然后分析它们的各种财务指标,并用此来贴合需要被估值的公司。财务指标除了我们常用的市盈率(P/E)以外,还包括P/Sales, EV/EBITDA, EV/EBIT等等。但这里面的人为可操作性很大首先,我究竟选取哪种指标来估值。在市盈率所取得估值不理想的情况下,我可以回头选择EV/EBITDA。在很多没有盈利或者盈利能力不佳的互联网公司,我可以去选择活跃用户数,pay per click等等。而且,请相信banker自说成理,合理化估值的“科学化”过程的能力第二,市场上有很多可选公司,我究竟选哪几家公司作可比公司能够达到我希望的估值范围第三,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每个公司的财务结构必然有不同,我可以因为这种结构的不同,对于被估值公司作出相应的“调整”Comparable Transactions: 就是根据以前发生过的同类型可比公司被收购时给出的估值来定价。也是考虑收购交易发生时的财务指标,如P/E, EV/EBITDA等。但因为收购时,一般会给出溢价,所以按照可比交易给公司估值一般会偏高。可比交易一般M&A里面用得比较多,-O用得很少

这里面可玩的猫腻也很多,比如选哪些交易,不选哪些。用哪些财务指标,不用哪些......等等

DCF: 这个作一个对公司未来几年盈利的预估模型。当然,要做预估,自然需要各种假设,比如每年销售增长到底是3%还是5%,毛利率到底是前三年保持一直,还是前五年保持一致

在一个一切以假设条件作为基础的模型中,可人为操作的猫腻实在是数不胜数,于是,这种模型的不稳定性连最能自欺欺人的banker很多时候也看不下去,所以大家在实际中用它,或者以它来做判断的时候其实很少。

当然,根据行业不同或者交易形式不同,常用的估值方法也不同,比如房地产公司,尤其是REIT,就会经常用到N-。而传统行业的公司,用P/E较多。如果我要作一个LBO,可能DCF会是我更看重的指标。如果作破产重组,那用的方法更多是在损益表上下工夫,与上述方法关系就不大了。初创公司我一直觉得对初创公司来讲,所有的对于某个特定数字的“合理化”的过程,来源还是那个拍拍脑袋出来的数字......总而言之,很多人在为一个公司估值之前,就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估价范围了,其它的所谓计算,不过是一个“逆推”,而非“发现”的过程。这些不同的估值方法,不过是用来贴合最初那个估价范围的工具而已,并非“科学”。这也是为什么,越做到后来,你会越觉得,其实对于一般行业的正常公司估值,最简单明了,也最不自欺欺人的,就是P/E(作为一个既成的市场标准,它的“正确”也是self-reinforcing的吧)。E-nuel Der-n在My Life as a Quant里面引用了一句歌德的话可以很好的总结我对于“估值”这件事的看法“我们不应该幼稚到把自然本身看作一门艺术,但是我们对于自然知识的“描述”却应该是一门艺术。“

答案 2:

不同阶段企业很不一样,早期项目很多时候用Comp和倒推法来估吧,就是觉得这个企业5年后能值多少钱,现在的风险有多大,希望多少的回报,然后算回来。中后期的基本以DCF和P/E为主吧。个人一直觉得,对于互联网早中期企业,估值不是投资回报的敌人,成长和模式是。相反,估值其实是-的敌人,因为太低了自己心理不平衡,太高了自我膨胀,最后搞坏了自己的心态。

答案 3:

每个人都可以给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估」一个价值,当然,出钱的投资人和拿钱的创业者对其公司的估值才最重要。在给一个还没有收入或利润的早期互联网创业公司进行估值时,所参考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同类型企业的估值  你的竞争对手和同行企业估值多少?你未来在用户数、活跃用户数、单用户价值、市场份额等方面是它的几倍还是几分之一?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投资人使用「单用户价值」来计算估值,其参照对象是 Google,Google 的年收入除以其用户数即得到了一个基准线。

未来(如五年后)公司如果上市或者出售时的价值  从未来那个时点倒推,越早期的投资者,因为风险越大,需要投入的精力也越多,因此对回报的倍数要求越高。  但这个回报倍数预期并非一个天文数字,Google那样的几百倍回报不能作为投资的参考。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投资后期创业公司的 VC 来说,3 倍以下的回报是不值得的。比之更早的创投机构,如关注成长期和-期的,则可类推。

答案 4:

经验证明,现在很多创业公司估值都是由被投资方来提出,而投资方有很多都根本不看projection,觉得价钱差不多,或者给个counter offer就可以了。Comps是相对比较科学的。 但是互联网公司即使在上市前也是投行经理拍脑袋想个数字,然后下面的人要求完成自圆其说。 所以估值这个东西,多半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东西。

答案 5:

估值是投资人和-之间的博弈,不是简单的数学问题。

答案 6:

前面的童鞋说的很多了,晚期公司比较容易,什么市盈率,净资产,DCF都可以上。早期的公司就比较主观了。一般是双方可接受范围的交集。当然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也可以按(活跃)用户数来评估公司价格。说到底,价格是一种形式,其反映的融资规模和出让股权比例才是真正的核心关键。

答案 7:

凭我感觉,对于PE的估值,主要会涵盖:估值模型+经验判断+谈判。估值模型:估值模型的应用非常tricky,需要根据被估值公司的发展阶段选择合理的方法,比如对于处于初始阶段和rapid growt-的企业来说,DCF和comparable方法并不适合,因为他们的现金流远未稳定和确定,甚至为负值。经验判断:而在模型的变量估值时,需要很多经验判断和对未来预期的演绎;谈判:最后就是谈判,对于PE来说,不管是VC还是LBO,用模型得出的企业价值只是一个参考值,最后的估值需要Fund和Company之间进行艰难地谈判而得出,因此最后的估值结果也许只是相关利益体的博弈产物,当然这是一个基于数据的博弈产物。

答案 8:

传统企业相对比较简单,市盈率或者市净率,年头的时候根据去年的业绩来估,下半年就得按今年的预期估,甚至按照明年的估。互联网企业要根据活跃用户数、市场份额、增长速度以及行业、对标企业的估值等等来算,大家讨价还价。

答案 9:

公司估值是公司金融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其实质是探寻企业的股权交易中买卖双方均认同的交易价格──用货币量化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经典理论认为,企业内在的价值体现在未来收获利益的多少,并与此产生了推测包括未来现金流、利润、或股利收入等指标(不同类型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财务指标),估算公司价值的方法。事实上,因为未来财务指标的推测不确定性极大,加上存在可借鉴的股权交易市场,尤其是股市(因其公开自由交易,理论上可被视为自由市场-当然,中国股市除外),其交易可以视为买卖双方均认可的交易基础,从而作为所有产权交易的定价基准,利用比较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定价,也就是估值。例如,可以利用市盈率(比较未来的利润)、市净率(比较净资产),甚至可以利用每个用户值多少钱的方式,对企业进行估值。

答案 10:

N-,即净资产值的估算方法——把所有的项目按合理的销售价格,制造成本,和税收做一个估算。然后把未来的现金收入用一个贴现率折回到今天,减掉净的债务,算出来一个总数。这个数就是公司的净资产值。

答案 11:

根据预期进行估值

答案 12:

估值就是个p。。。找一家同类上市公司,通常是市值最高的那种,然后以这个为标准估值,最后去填充数据。。。。不然你以为投行那些人的红包是肿么来的!

答案 13:

其实-就是投资方的一个心理价位。想拿多少股,愿意出多少钱。这靠的是经验和感觉。得出数字之后再选择一个最能计算出这个数字的方式,方式都列举在上面了。。。当然,我是黄牛草根不入流的小VC出身,不代表规范理性国际范儿的大投资商的意见!

答案 14:

@余亦多已经说得很好了;我觉得创始人对自己事业的估值也很重要,别人都不信你的时候,自我认可非常重要。

答案 15:

萝卜白菜;15 - 20%是新时代的纠结点(原来是51 - 49%)

答案 16:

如果有人拿一千万买了你公司10%的股票,那么你的公司估值就是一个亿?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译言的内讧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乔布斯之后,谁是硅谷的新一代领袖??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