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常识

彰化西门福德祠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28

【古蹟类型】祠庙

【古蹟等级】第-古蹟

【古蹟建造者】杨没及热心人士筹建

【兴建年代】已不可考(清乾隆雍正年间)

【古蹟地址】彰化县彰化市富贵里中华路 243 号

【历史沿革】

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客家人叫伯公,墓边供奉的称福神,是广大民间普遍祭拜的神只,也是源出土地崇拜的一种社神信仰。在神界中,土地神虽然地位最低,职级最小,却是地方必不可少的守护神。因此每当一个地方建城,便常在城门的附近兴建福德祠。彰化县城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自昔便有东(乐耕门)、西(庆丰门)、北(拱辰门)、南(宣平门)门等四座福德祠。

其中西门福德祠俗称大西门土地庙,是四座福德祠中保存最完善的,主祀福德正神。西门地区是通往鹿港的门户,当时以今圣王庙前的「圣王巷」(今中华路 241巷),纵贯连接西门福德祠上行,接「大通道」(今俗称清朝大街),至今西安宫左折至西门出城门,再向南折接今中华西路至鹿港,因此商家大多集中在大通道一带,形成西门福德祠香火之旺盛。由於县城建於雍正12年(1734),而该祠为县城门内附属的祠宇,因此,亦於此时创建。乾隆46年(1781),地方士绅捐赀重修,当时庙貌巍峨,除了中堂外,前有四垂亭,右侧之翼室,左边则因土地过小,未建翼室。道光28年(1848)因地震中堂倾折,其他则几乎全部倒塌。次年才由街民陈庇独力出资修复中堂,其余则无力修缮,使该庙成为一座单栋式屋宇建筑。光绪 7年(1881)四月,-陈上流邀同众人劝捐募款,加以重修,同年十月完工。工程内容除升高中堂,并重建四垂亭及古畔翼室,至於左侧土地也向民家买下,增建左翼室,於是福德祠不仅恢复原貌,更加规模宏敞。日治时期,该祠并无任何修缮纪录,但两侧翼室遭民人占用。光复以来,在-37年(1948)、-53年(19-)皆有修建。

【古蹟特色】

彰化西门福德祠建筑配置的座向为朝北偏西 4度左右,中轴部份包括正殿及拜亭两部份,至今日格局缩减为仅有一正殿前带拜亭,室内九架的中堂,中奉福德正神,左祀注生娘娘,右祀郭圣王公,为一极小型的闽南式庙宇。

彰化西门福德祠配置是「三间起一条龙前带拜亭」的格局。正殿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筑,建筑构造共有九架檩,在前五架檩与七架檩间偏五架檩下方有一截面六边形的灯梁,用以悬挂纸灯与线香,在前九架檩两侧同时安排在附壁半柱上,其间上层有连排的牌楼梁枋补间铺作,自下而上为寿梁、方形斗、三弯联栱、桁引等组成。在牌楼梁枋下安装三关六扇式门扇。此补间铺作的作法采取一层卷尾状串栱与牌楼面相交,藉以增加横向牌楼面构件斗栱的稳定性,在本省的寺庙中并不多见。拜亭屋顶是燕尾屋脊的歇山式建筑,正脊中央有葫芦造型外并有剪黏与泥塑等传奇与花鸟装饰,其为四柱三叠斗式卷棚构造,在拜殿前後都有牌楼梁枋一斗三升的补间作法,特殊的是寿梁上方不直接置斗,而以透雕螭虎文样的斗抱将之处理。神龛上悬有乾隆46年(1781)的「福溢通济」匾,与光绪 7年(1881)的「万福攸同」匾;中堂两侧的山墙上,各嵌有木质碑记,分别是「大西门重建福德祠碑记」与「大西门重建福德祠捐题芳名碑记」,这些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该祠相当重要的史料。

彰化西门福德祠的特殊性在於建筑特色的部份,尤其是牌楼梁枋的作法极为罕见。

参考资料 彰化县政府.c-cg/.asp。台闽地区历史建筑资料库-b.cro-a/build/area.asp。走读-readtw.ncl.edu:8080/readtw/.jsp。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思源里飞机掩体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记茶行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