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常识

女性艺术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86

女性(主义)艺术(Feminist Art)伴随着女性主义观念而起;1963年蓓蒂?傅丽丹(Betty Friedan)发表了《女性的魅力》一书开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先河,1970年吉曼?基尔(Germaine Greer)接着出版《女性去势》,女性主义思想蓬勃兴起,蔚为世界性的风潮。女性自觉运动在艺术表现上则形成所谓的女性艺术,成为20世纪70年代波涛汹涌的後现代风云,1979年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完成经典大作《晚宴》,更将此运动推到高峰,影响至今。

艺术一方面是事实的存在,一方面是欣赏者从此一事实存在获得的感知,因而它必须是可以讨论的场域,女性艺术自然也不能例外。常见的女性艺术创作以花瓣、洞、裂缝、容器、幼卵、溪涧、峡谷等让人产生性器的联想,女性艺术家与60年代欧美的性革命挂钩牵扯而难以分解,性解放成为女性追求的平等权力,性是人类爱情的身体经验,愈来愈多女性艺术家跳脱平面图像创作,大胆选择运用赤裸裸的性作为创作语言;有些女性艺术家表达的往往是一种集体感觉,而不必然是创作者自己的经验,70年代的女性艺术,则突显自我弱化和阴性特质,并结合贫穷、原始艺术、图案与装饰艺术…等向既有的霸权抗争,并反讽男性的权威势力,即突出性别在社会角色的封闭性,藉以显示「他者」(other)的观点。

台湾艺术史上,女性艺术家由陈进女士的发迹开始,女性艺术在台湾艺术史上逐渐受到重视;台湾初期较具有意识的女性主义艺术则始自80年代以後,尔後陆陆续续办有各种女性艺术展,2003年5月第1届「台湾国际女性艺术节」,由高雄市立美术馆主办、桥仔头文史协会协办,展於桥仔头糖厂艺术村,为极具规模的展览。关於台湾女性艺术的沿革与背景介绍,当代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影响的艺评家陆蓉之女士,编撰了《台湾(当代)女性艺术史》一书,该书将台湾女性艺术史分成「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发展背景」、「早期台湾闺阁派女画家」、「战後第一代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1980年代女性艺术的成长期」、「1990年代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化的美学品味」等主题,此专书为台湾女性艺术下了一个重要的注解,且突出了女性艺术在艺术发展上的独特地位。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夏阳(夏祖湘)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手机词典

扫一扫查看 词典手机版

www.SHCD.me

友情赞助

shcd.me

常识

地图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