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常识

三人行不行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70

《三人行不行Ⅰ》为屏风表演班第三回作品,1987年於旧情绵绵咖啡厅小剧场演出。以「为台北人做一出喜剧」为其创作概念,由邓程惠、罗北安、陈慕义、陈继宗、顾宝明、王月共同参与发展,李国修主力编导而成;首演演员为邓程惠、罗北安、陈慕义。其後,陆续发展出1988年首演的第九回作品《三人行不行Ⅱ-城市之慌》、1993年首演的第廿一回作品《三人行不行Ⅲ-OH!三岔口》、1997年演出的第廿七回作品《三人行不行Ⅳ-长期玩命》、1999年演出的第廿九回作品《三人行不行Ⅴ-空城状态》,及2001年因社会经济环境大受美国911事件影响,票房成绩不尽理想,故於演出两周前喊停,而从未公开演出的第卅二回作品《三人行不行Ⅵ-不思议的国》等,合称【三人行不行】城市喜剧系列。

  【三人行不行】系列,可以「关於生活在台北的你、我、他的三人喜剧」揭题,主题脉络旨在探讨台北这个都会中,人际关系的各种变化,及其间种种矛盾与疏离。两男一女的演出,原始灵感源自传统民俗三口相声表演形式,也可以说,是编导李国修自参与《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创作过程,而引发对相声的浓厚兴趣。然而,此剧并非移植民俗艺术三口相声的舞台表演,而是借用三个人在台上说(演)笑话的形式,一人分饰多角,进行小剧场里实验与创新的可能。

  《三人行不行Ⅰ》将互不相干的喜剧片段,以幻灯字幕串联,依循金字塔型的组织发展结构。由序场演进到尾声,渐次呈现「人际疏离的阻滞及混乱」的鲜明度,展现它已「庞杂到一发不可收拾地步」的原创理念。表演过程中,除了简单的椅子,没有其他真实道具。其中甚至出现片段是由演员自发音效,表现接触一切假想存在器物、机械、动作应有的声音。演员所需功力可见一斑。

  1990年5月《三人行不行Ⅰ》与《三人行不行Ⅱ-城市之慌》的重演,确立屏风最具票房魅力的风格定位-「短小精悍」的喜闹剧;1993年的《三人行不行Ⅲ-OH!三岔口》由三名演员李国修、杨丽音、曾国城,延续《三人行不行Ⅰ》的角色设定Peter、Paul、Mary,三人彷佛站在一条三岔路口,面对「Stay or Go」的抉择,由此延伸发展,每人於剧中分饰五个角色,以两岸三地十五个老百姓为主角,呈现一场荒谬与讽刺交织而成的情境喜剧,讽喻两岸中国人在城市惊人变化中的挣扎与生存。剧中七大场景瞬间流转,及操控二十个假人与演员同台演出的繁复技术,也在当时获得热烈讨论。

  1997年5月,李国修以创作剧本【三人行不行】系列,获得第三届巫永福文学奖。是国内剧本首度获得文学奖项的空前创举。

参考资料

    李国修:《戏剧交流道剧本系列-三人行不行Ⅰ》,台北;周凯剧场基金会(1993)。李国修:《三人行不行Ⅲ-OH!三岔口》,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5)《女儿红》演出节目单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三上轿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三擒三纵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