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常识

泰顺街唱团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07

泰顺街唱团成立於二○○○年初,主要成员包括汤潍瑄(汤淑芬)、苏汇宇、邱信豪等。这个崛起於「放风艺术节」的剧团跨越多媒体、装置艺术、剧场的界线。该团以师大美术系毕业校友为班底,但不局限於传统定义下的「美术」,试图结合各种艺类(更正确的说,应该是「打破艺类之间的分野」),创造全新的阅听经验,并且直追艺术的本质。正如该团在二○○二年七月的展演《Insert》的宣传稿中所说:「跨领域艺术如何被实践甚至定义的课题,这关乎创作方法与艺术分类范畴的重新确立。」该团的苏汇宇更在访谈中说道:「以往作戏常被人批,这只是会动的装置不是剧场。殊不知当代艺术纳天纳地,剧场只是我们运用的一个媒材罢了。」

如果把泰顺街唱团简单的理解为一个「剧团」,那将会是一个严重的误解。泰顺街唱团虽然进行了许多次剧场内/外的「类剧场活动」,但是他们从未真正专注在叙事结构上--无论是单一叙事线或者是多线揉杂,却也从未拒斥叙事线的存在。「叙事线」这个让前代小剧场工作者或爱或恨,或拥抱或避之唯恐不及的「重要元素」,在泰顺街唱团的作品当中只是众多元素之一,取用或不取用,随心所欲。剧场决不是他们唯一的创作平台,这一点可以从二○○四年由该团於南海艺廊策动的「窃景(Scene-Stealer)」得见一斑。

我们可以藉由剧场导演/鸿鸿为《Insert》所写的评论中的一段话,进一步了解泰顺街唱团的展演风格:

「泰顺街唱团」操作不同元素的开创性思维,让整个演出的质地,脱出了传统剧场甚至前一代小剧场的积习。他们对空间的整体掌握,让静态的空间本身就产生了叙事功能:空间成为主体,空间的变化成为演出的主要焦点;演出者或完全「融入」场景,或成为对比出空间个性的异质存在。

该团成立以来的重要作品略列如下:

?二○○○年,《AM 9:60》(第三届放风艺术节)。

?二○○一年八月,《跐趑圣》(第四届放风艺术节)。

?二○○一年十一月,《凤凰情结》。

?二○○二年七月,《Insert》。

?二○○二年十月,《幸福空间》。

?二○○四年四月,《绝对值》(女节)。

?二○○四年六、七月,策展《窃景(Scene-Stealer)》

?二○○四年十一月《「盗火计画/前卫科技慢舞/中板」首部曲--拨云见日》。

参考资料

    鸿鸿(2002),〈令人耳目一新的跨领域思维--看泰顺街唱团Insert〉,《表演艺术杂志》,台北:国立中正文化中心,2002.8。巫祈麟(2004),〈配角抢戏 联合「窃景」〉,《破报》复刊316号,2004.7.5。陈梅毛(2001),〈谁风骚?放风艺术节记事本末〉,《文化快递》2001八月号第15期,台北:台北市文化局。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汪其楣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汉唐乐府梨园舞坊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