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常识

皮影戏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43

藉着灯光将皮制戏偶的影像投射在影幕上来表演的戏剧形式。由舞台、影幕、灯光及影偶构成演出的4个基本条件。舞台通常为一个四方形的空间,操偶及道白的地方称为「前场」,演奏及帮腔的地方则称为「後场」;影幕是指皮影戏演出时舞台前面那块白色的布幕;灯光则构成影偶的生命,透过灯的使用,才有影的变换。影偶是皮影戏演出的主体,也是敷演故事的主角。由於影偶的造型看起来像猢狲,早期在-也称为「皮猴戏」。

关於影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根据记载,最迟在北宋时代,影戏的演出已经相当兴盛,还分成「皮影戏」、「纸影戏」、「手影戏」、「乔影戏」等不同的种类。入清以後,影戏遍布中国各地,包括河北、陕西、浙江、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其中广东潮州一带的影戏,范围包括粤东与闽南,後来随着-的渡海开拓,影戏也跟着传入-。

-影戏属广东潮州影戏的系统,从音乐、唱腔、剧目以及剧本中时常夹杂潮州方言的情形看来,是可以确定的。皮影戏传入-已超过了200年的历史,最早的传说出现在明末,据说来自潮州的皮影戏艺人阿万师随着郑成功渡海来台,但最晚在清嘉庆年间,皮影戏在-演出已经非常兴盛,台南市普济殿至今仍保留1819年(嘉庆24年)刻的〈重兴碑记〉,可为明证。就分布而言,从清末至民初时期,主要在-南部的台南、高雄、屏东一带,於今则仅存於高雄县境内。皮影戏的剧本大致可以分成「文戏」与「武戏」两大类,武戏多取材自章回小说,以活泼热闹的场面取胜;文戏则有优美的文辞与唱腔,其中以「上四本」代表,分别为《蔡伯喈》、《苏云》、《割股》及《白莺歌》。其唱腔上常用的曲调有【哭相思】、【山坡】、【下山虎】、【风入松】、【江头金】、【走罗包】、【紧非】、【小桃红】、【步步娇】、【一江风】、【甲朝元】、【魂飞】等36种,由此亦可显见其与南戏关系的密切。-皮影戏的戏偶材质因就地取材的便利之故,多以水牛皮制作,同时也具有耐高温、质地坚韧、透光性强的特性。-皮影戏艺人供奉的戏神为「田都元帅」,与闽南、粤东各类剧种相同,也是闽、粤、台各地剧团最普遍信仰的戏神。皮影戏传入-之後,历经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初期多配合宗教性的节庆、作醮、庆生等活动,属野台戏阶段;日治时代演出皇民剧;1950年以後进入内台戏阶段,形成商业的娱乐表演;1970年之後因为电视走入家庭,皮影戏日益沉寂。

1982年民间剧场开办以後,皮影戏成为官方或民间举办的民俗活动中表演的常客,尤其近年-本土文化受到重视,应邀演出的机会愈来愈多。大专院校如国立艺术学院及东海大学,均曾将皮影戏纳入艺术科系的课程;施合郑基金会更曾经举办皮影教授推广课程,吸引众多中小学老师参加,与教育密切结合。自高雄县成立皮影戏馆之後,更积极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推动影戏教学课程,并经常举行皮影相关活动,如每年举办县内中小学皮影戏比赛,安排皮影戏团在馆内或各地巡回演出等。-皮影戏现存五团,包括「东华」、「复兴阁」、「永兴乐」、「福德」以及「宏兴阁」。

中文关键字:皮影戏 , 偶戏 , 戏剧 , 民俗艺术

英文关键字T-e S-adow Play , T-e Puppet S-ow , Dra- , Folk Art

参考资料

    邱一峰。2003。《-皮影戏》。台中:晨星出版社。秦振安、-田。2001。《中国皮影戏》。书泉出版社。高雄县立文化中心。1994。《高雄县皮影戏馆筹建专辑》。 补光捉影话皮偶。s-adowlessona.kccc.gov.tw。光影传奇。.k-.edu.tw/project/puppet/。高雄县政府皮影戏馆。.kccc.gov.tw。皮影戏数位博物馆。-ttp://163.29.243.14/s-adowt-eater。中国皮影网。-ttp://.c-ineses-adow/-tml/xiyuan/xiyuan.-tm。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石敬塘反关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王荣裕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