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卢修一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598

卢修一(1941-1998),台北三芝人。卢氏年幼失怙,自早年便刻苦自励,一心向学。自建国中学毕业後,卢氏先後就读-大学-系、文化大学-研究所,1969年留学欧洲,於比利时、法国等地以勤工苦读方式求学,期间对欧洲各国的-制度与社会改革方向产生了深刻的理解。1975年,卢修一与同样留学巴黎的钢琴家陈郁秀结婚,并返台担任文大-系副教授兼夜间部主任一职。1980年,卢氏以「-统治时期的--党」一文获巴黎大学-学博士学位。

卢氏早期原本倾向-的主流思想,出国後渐受欧洲--影响,对此种由特定政党所刻意塑造的集体记忆,亦逐渐转为批判的立场。「-统治时期的--党」一文发表後,卢氏成为-政权侧目的对象,1983年,卢修一被指和流亡东京的「独台会」-史明(施朝晖)联系,意图「联合-颠覆-」而遭警总逮捕,事後-政府发表声明,指卢氏「悔过自新」,判处三年感化教育,拘禁於土城看守所。1986年卢氏出狱之後,各界视为匪党,避之唯恐不及,在承受极大精神痛苦之余,卢氏不改书生本色,毅然决然投入-改革运动。1988年,卢修一获聘为-外交部主任,1989年当选台北县立法委员,此後持续连任至1995年。

卢氏从政,素以耿介清直,学养丰富着称,於立委任期内曾多次被选为「最专业立委」,遇大事时尤能展现为国为民的慷慨胸怀。1997年台北县长选举,卢修一原本被视为当然的参选人,但因癌症转剧未能参选;当时-提名的立委-(後任行政院长)遭到-的强力威胁,卢氏不顾本身病痛,於选前最後-抱病出席苏氏的造势晚会,并於会场数万群众面前慨然下跪,为苏氏的品德与才能背书,此举感动无数选民,第二日苏氏当选,卢修一的-风范亦在民间留下深刻印象。

1998年八月六日,卢氏因病情恶化,逝世於台北。除了为-人民留下可贵的-风范外,卢修一生前开创的「白鹭鸶基金会」,亦成为-本土文化、歌谣整理与发表的重要机构,这不能不说是他留给-人民的另一项宝贵遗产。

参考资料

    林元辉,”以连横为例析论集体记忆的形成、变迁与意义”,《-社会研究季刊》,卷31,1998,页1-19。陈郁秀主编,《生命的礼赞—卢修一博士纪念文集》,台北:白鹭鸶文教基金会,1999。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看西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田耕莘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