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史前时期总论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97

史前史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史前史,是-史前时代人类活动的历史。世界各地对於史前时代的定义并不一致,中国-的华北地区,史前可能在距今4,000年以前结束;华南地区可能距今3,000年前结束。-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以澎湖群岛较早,大约在中国的唐朝末到宋朝之间,澎湖群岛已有-居住,同时亦有少量文献记载。本岛进入历史时期,是17世纪初期,荷兰、西班牙人-带来文字记载。在此之前的人类活动史,都可称为-史前史。-史前时代的史料,是学者对考古遗址的调查、发掘以及研究而产生,以此建构的-历史时代以前之人类发展史,即为-史前史。

大约5万年前,相当於地史上的更新世末期,开始有人类在-岛上活动,越过全新世,一直到17世纪初期。这中间可分5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器与金石并用时代。

考古学者对旧石器时代有几个重要的定义。第一,旧石器时代在地质史的更新世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的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第二,从比较经济的观点,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属於采食时代,由大自然采取食物,不会生产食物,不会种植,不会畜养动物。到了新石器时代,开始畜养动物、种植植物,生活方式与旧石器时代有明显分野。第三个是工具的制造。大致上,考古学者是以有无磨砺石器工具、制作陶器,作爲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分野。不过这三个标准并非绝对,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仍以各区域文化发展为准。

(一)旧石器时代

-的旧石器时代出土遗物,可以区分为左镇人(包括-陆桥人)、长滨文化、网形文化。最着名的长滨文化遗址,主要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台东县东河乡的小马遗址、屏东县恒春镇龙坑遗址、鹅銮鼻第二遗址,都发现与长滨八仙洞遗址一样的文化遗留。从碳十四年代测定,旧石器时代最早距今约3万年,最晚期距今约5,000年。发掘长滨文化八仙洞遗址的考古学者宋文薰,透过洞穴的高低、海平面的升降,推测人类在5万年前已在-东部地区居住。由此推断,西部地区也可能有长滨文化的人类居住,或者说,西部也可能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现已证实-西北部的红土台地(包括林口台地、铜锣圈台地等较高位的红土阶地)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可信的文化层,发现於中部地区偏北的苗栗县大湖乡新开村网形地区伯公壠遗址以及卓兰镇西坪里坜西坪遗址,目前亦有学者称为网形文化。

-是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生活的地区之一,目前与-之间以海峡相隔,但更新世末期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期间,因受冰河期影响,海水面下降,最深处比目前低约120-140公尺,-海峡成为陆地。从旧石器时代的遗物来看,-与亚洲-东南沿海区域的文化内涵相近。考古学者推测,人类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中南半岛往北迁徙,沿着亚洲-东南沿海,其迁移路径经过-,并部分定居於-。

(二)新石器时代

更新世晚期冰河时期逐渐结束,-海峡海面上升,阻隔了-与亚洲-的陆地连结。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因海水上升逐渐迁移到现今-本岛的范围,一直维持旧石器时代生活状态,学者称呼此一阶段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持续,此种状态东部地区持续到距今五千多年前才结束。同一个时期的-西海岸地区,却因爲与-来往,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旧石器时代最大的差异是,新石器时-始种植食物,畜养动物,并形成各种不同的生活型态,包括创制生活用具,如:制作陶器、磨制石具。目前所知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约距今6,000年前开始,一直到距今4,300年左右结束,以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文化遗址为代表,称爲大坌坑文化。考古学上是以某一文化群之最具代表性地点来命名,如:圆山文化、大坌坑文化、长滨文化、卑南文化。因此,卑南文化是在卑南遗址发现的文化群之总称,而非卑南族的文化。

从大坌坑文化所在的遗址看来,考古学者大都认爲,人群可能从中国沿海东南地区,坐船来到-,登陆地点可能是淡水河口两岸之淡水、八里附近;也可能在澎湖群岛,或南部凤山丘陵地,或台南县新化丘陵地一带登陆。当时台北盆地是一个漫漶大湖,新化台地是海岸旁的一片丘陵。今台南到新化之间的大湾地区,在当时是一片汪洋,渡海东来的人类,可能在新化丘陵登陆、定居。

大坌坑文化的人类,已种植根茎类作物,到了晚期开始种植稻米、小米等谷物。在种植作物後,拥有自己生产的食物,并出现有闲阶级,有人从事制造、使用美观的器物。大坌坑文化的陶器非常漂亮,上面有流畅的波浪状花纹。

(三)原住民土着化

经过约2,000年的演化,大坌坑文化的人群逐渐沿着海岸在-四处扩散,形成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绳纹红陶时代的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以绳纹红陶文化在各区域的文化为主体,目前区分为北部地区讯塘埔文化,中部地区牛骂头文化,南部地区牛稠子文化,东部地区「东部绳纹红陶文化」,至於其他区域和中央山地地区,亦有此阶段文化发现,但无法进一步归类。从考古文物来看,此一时期的农业,比大坌坑文化的更发达,也有聚落大型化的倾向,很显然生产力已提高,人口也增加。此一时期的考古遗址,除沿着海岸广泛分布,也沿着河谷地区,往丘陵地及地势稍高的河阶地区扩展。南投县集集镇附近、下淡水溪流域高雄县甲仙乡、三民乡一带,都有绳纹红陶的出现。当时人群已逐渐改变以海岸或平原资源维生的习性。从这以後,再往内陆地区居住发展。也可以说,这是第一批往-内地定居发展的族群。在定着化的过程中,也形成-原住民土着化的一个明显的过程。此外,在此一阶段人群也开始向海外寻求相同的生态区位,目前已知在距今4,000年前後,人群由-东南部地区迁往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地区,将文化扩展至岛外区域。

(四)聚落大型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3,500-1,800年。到了3,500年前左右,-的文化非常蓬勃发展,全岛各地至少发现10个以上不同文化内涵的文化,包括北部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植物园文化;中部营埔文化、大马璘文化;南部大湖文化、凤鼻头文化;东部卑南文化、麒麟文化;东部地区北段的花冈山文化(或称大坑文化);宜兰的丸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除了既有的原住民扩散外,还加入外来族群,例如芝山岩文化就是从浙南、闽北地区迁来的新文化体系。很显然此一阶段文化复杂,主要是绳纹红陶文化的人群移往山地,而有不同生态区位,产生逐步适应环境的结果。此一时期的遗址,在平原地区的面积广大,卑南遗址广达80万平方公尺;凤鼻头遗址至少10-20万平方公尺,可见人口相当程度增加。遗址的范围也反映土地资源的扩充、争夺。在卑南遗址,考古发现有猎头行为,可见族群之间发生争战,聚落之间彼此相伐,资源的争夺大大改变生活形态,促成聚落大型化,在聚落选择上也考虑防卫的需要;相对的,人们生活日益富足,在圆山文化晚期,无论在海边或台北湖的湖边,都有很好的食物资源。从圆山贝塚发现,除了贝类,还有野鹿、野猪、羊、羌,都是猎物来源,他们不吃狗肉,但养狗爲伴或作爲警戒或协助狩猎,经常可见埋葬狗做为人类之伴侣;大量种植稻子作爲主食。可能受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或来台-使用金属器的影响,而逐渐进入金属器时代。

(五)-早期历史

金属器与金石并用时代是-史前文化的最晚阶段,年代距今2,000年以内至350年前结束。此一阶段又可分为前後二期,大致以距今1,000-800年之间为界,前期仅有局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外来文化遗物,山区仍然大量使用石器,後期全台各地拥有大量外来文化遗物,山区使用石器的状况仍然相当频繁,但已有较多金属器使用,此一阶段澎湖已有-移居,同时对-本岛也有初步了解,并可能留下文献纪录,诸如《临海水土志》、《东番记》所载,可以理解此一阶段-人群之生活型态。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除了制造、使用铁器,也炼金、制铜。受到金属器制作传入的影响,生产力大爲提高。在-还没有进来之前,他们和-原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两者的生活型态相当一致。这些文化的晚期阶段,可能逐渐演化为历史初期记录的-原住-。透过考古学者的研究发现,十三行文化可能是-北部凯达格兰族、巴赛族、噶玛兰族遗留的文化;中部的番仔园文化,可能与平埔族拍瀑拉族有密切关系;南部的茑松文化,可能与西拉雅族关系密切;东部的静浦文化,可能是阿美族祖先遗留的文化;而十三行文化,在宜兰地区的特殊发展是其中的旧社类型,可能是宜兰地区噶玛兰人的祖先遗留的文化。

(六)-考古学

-从考古学研究逐渐建立的史前文化发展体系,始於日治初期学者鸟居龙藏首先提-湾史前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岛系-,也可能是其他-;日治中後期1928年台北帝国大学成立并设立土俗人种学讲座,从事人类学与考古学研究,首先在1931年发掘垦丁遗址,并记录多处重要遗址,如圆山遗址、花冈山遗址等,并与总督府博物馆(今国立-博物馆)合作展示-史前文化遗物。1930年代末期鹿野忠雄、国分直一陆续提-湾史前文化来源的假说,并建立初步史前文化层序。

战後初年,学者延续日治时期之研究,1949年中央研究院播迁来台,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人类学组同仁创立-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培育本土考古研究人才,使得考古学术研究与史前史研究步入正轨。第一代本土学者宋文薰、张光直於1960年代,初步建立具有绝对年代学与层位学之史前文化发展层序,1970年代张光直回台联合中央研究院、-大学组成学术研究团队进行浊大计划,以中部地区浊水溪、大肚溪流域为研究区域,从事文化生态学研究,进一步研究史前时代人类之生业体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浊大计划研究促使-史前文化研究,初步完成全面性之史前文化发展体系。

(七)史前文化体系

1980年代以来,由於经济发展快速,土地大面积开发,首先在1980年因东线铁路拓宽与南廻铁路兴建,严重破坏卑南遗址,引发抢救发掘风潮,是为卑南事件,最後促成国立-史前文化博物馆之倡议与兴建。19-1992年又因八里污水处理场严重破坏台北县十三行遗址,引起学术界与学生之-,要求政府重视-本土文化与资产,再度引发因文化资产抢救所导致之十三行事件,此一事件不只影响考古学研究,同时也引起本土化运动与-史之范畴争议与讨论,更引起考古遗址保护之风潮,终於促成2005年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时,将考古遗址列为专章,订定相关之法律规范,得以更完整保护遗址类文化资产。

从1980年以来之重要考古抢救发掘,包括卑南遗址、芝山岩遗址、十三行遗址、丸山遗址、大马璘遗址、惠来里遗址、南科遗址群、西寮遗址、花冈山遗址、植物园遗址等,产出大量资料,加上在十三行事件之後,遗址主管机关内政部与中央研究院合作完成-考古遗址普查工作,获得考古遗址之基础资料,使得考古学者可以更细致检讨史前文化发展体系,并完成区域性史前文化体系建构,并进一步研究史前时代人类之生业型态与社会组织变迁,并检讨人群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建立-与周边区域人群之交通与交换关系体系,对於南岛语系-之形成与迁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文关键字: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 , 长滨文化 , 大坌坑文化 , 十三行遗址

英文关键字Neolit-ic Period , Paleolit-ic Period , C-angpin Culture , Tapenkeng Culture , S-i-an-ang Site

参考资料

    宋文薰。1969。〈长滨文化:-首次发现的先陶文化〉。《中国-学通讯》,9:1-27。宋文薰。1980。〈由考古学看-〉。收於《中国的-》。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刘益昌。1996。《-的史前文化与遗址》。南投:-省文献委员会、-史蹟源流研究会。刘益昌。2002。《-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国史馆-文献馆。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芝山岩遗址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台北天然足会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