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义仓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520

清代仓储制度下绅民捐谷设置的仓廒。中国自古以来即有官设仓廒,清代称为常平仓,荒年凶岁时藉以赈饥,平时则粜出以平抑米价。-因需要储备兵米,又有-备储仓的设置。备储仓为官仓,都以府仓、县仓及厅仓命名,之後兼有常平仓的功能。

1709年(康熙48年)福建巡抚张伯行命令各县设社仓。社仓通常设於番社或乡里,官绅共同捐谷,由仓长和乡耆管理,官方不干预,仅由学教官查核。1825年(道光5年)艋舺的士绅和商人首创义仓。此後各地渐有义仓之设。1837年淡水厅同知娄云以义仓有名无实,再请绅商捐谷恢复义仓,为地方官府倡建义仓之嚆矢。

义仓与社仓名异实同,平时用来平粜、赈灾,战时作为军粮。存谷由官方和绅民所捐,部分来自充公的财产。义仓统由士绅经营管理,但官方有监督之权。其存谷无须每年向中央奏报,官员交接时也不移交和清算。

1867年(同治5年)淡水厅同知严金清召集地方士绅、富商,劝建义仓,并以明善堂统称,再冠以地名,如淡北明善堂、大甲明善堂。在创设过程中,明善堂称为局,是由绅商组成的临时机构,参与其事的绅商称为「明善堂绅董」,负责向殷商富户劝捐义谷、兴建仓廒、筹设义塾,甚至购买水龙、蒐集节妇资料。义仓成立後,设仓正一人,负责储谷和义塾经费的管理。淡水厅地区的义仓,附设义塾,拨义谷作为经费,部分义仓则将捐谷贷款生息,以作为修理仓廒和办公费用。

常平仓、社仓、义仓是清代-仓储制度的三大机构,是维持清廷政权统治稳定的工具。但社仓、义仓效能不彰,除了番社仓外,大多未设仓廒,而将捐谷存於民家,官方无法掌握数量,清末时大半名存实废。

中文关键字:常平仓 , 社仓 , 明善堂 , 严金清 , 义塾

英文关键字C-ang-ping Ware-ouse , Ming-s-an Sc-ool , Yan , Jin-qing , Free Education

参考资料

    黄朝进。2001。〈清末淡水厅义仓「明善堂」的创设与经营〉。《-文献》,52(4):377-402。陈文达。1961。《凤山县志》。「-文献丛刊」124。台北:-银行经济研究室。唐赞衮。1958。《台阳见闻录》。「-文献丛刊」30。台北:-银行经济研究室。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联庄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丽岛事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