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Rokaho旧社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80

此旧社位处苗栗县泰安乡梅园村。海拔高度约在一千五百一十五公尺。因耕地分布状态,整个社被分成南北两处三个小聚落。两个在北坑驻在所东面,被北坑溪支流隔开,向东南倾斜,位在面溪背山的小缓坡,其中一处面积较大,似乎人口较密集。第三处位在较南边,狄岗驻在所东北面面溪的缓坡上,腹地窄小,地势略东南倾。这三聚落目前都是竹东事业处的杉木林班地,林木及植被茂密。由司马限林道至狄岗附近转入小路,可至南侧旧聚落,步行约一小时左右。沿着司马限林道至北坑山下,切入路下方的小径约四十分钟,可至北坑驻在所,再往下行就到原住民的居住、开垦区。

Rokaho旧社居民属於泰雅族霞喀罗群(Syakaro),原本居住地在新竹县五峰乡桃山村东方,是卡奥干社(Kaogan)及卡拉排群(Karapai)的塔给罕(Taekan)两社的後裔。以卡奥干(Kaogan)所占比例较高。西元1917年遭到日军征讨,避至泰安乡马达拉溪中游。事件过後迁回原居地。但在1924年,又遭到征伐,这次逃难至大安溪支流北坑溪中游山腹,今雪见以北地区。卡奥干的头目呜明侯拉(Umin-Xala)建立Rokaho社。地点在北坑溪右岸,海拔1515公尺。1932年时,整个旧社约有半数迁至锦水村砂埔鹿下聚落。1940年後,整个社北移,分居二处,一在鹿场,称为巴诺夫(Panaxo);另一处在石壁,称为裘玻斯,这是以小队群方式的迁徙。其余族人有的回归原居地,有的去开垦来比溪区域。在此旧社居住的年限不超过一代。至国民政府时期人数已所剩不多。

  根据刘益昌与吴佰禄的调查(1994),此旧社地区因杉木栽植,破坏了原来泰雅族人群居住的建筑结构,只剩下一些山壁上凹陷的洞可看出是墙基,因此知道这是原居住地,除此之外,原居住者的生活遗留也遭受严重破坏,没有发现任何较重要的遗迹留存。北坑驻在所本身是当时日本人重要的行政、保安的单位,灰泥建构是其特色。驻在所防卫工事、枪械室及司令台都仍有遗迹存在;林中的林务局工作站曾是沿用原驻在所日人聚会中心改建而成,目前也已废弃。

参考资料

    廖守臣1984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迁徙与拓展》 台北:世界新闻专科学校观光宣导科刘益昌、吴佰禄1994 《雪霸国家公园人文史蹟调查研究(一):大安溪上游部分》,内政部营建署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研究计画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海上见闻录》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凤山县志》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