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二次葬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07

墓葬在考古学中一直都是极佳的研究主题,其原因并不只是那些随着墓主一同被埋入的陪葬品,而是藉由对墓葬所反映出的丧葬形式、丧葬制度来推测当时人群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对於只进行一次丧葬仪式之後便不再移动死者的「一次葬」而言,「二次葬」是将死者遗骸从原先(第一次)已搁置的地点再取出,经再次的仪式与加工後重新置入的行为,民间常称为「捡骨葬」或「洗骨葬」,地点可能是原先第一次搁置的地点或另择新点;遗体的处理常见的有将遗骸清洗整理後再置入瓮罐之中,考古学上通常称为「瓮棺葬」,但不一定所有的瓮棺葬都是二次葬,也有将遗骸重新排列後再埋入土坑中或置於洞穴内等种种做法。(邱鸿霖 2004,p.63)

一般而言,判定某一墓葬是否为一次葬或二次葬可从下列数特徵着手:

1.骨骼排列方向与相对位置

相较於一次葬而言,施行二次葬的骸骨由於经过取出、施行仪式或加工後再置入墓穴的处理过程,骨骼排列方向与相对位置通常与人体自然姿态有所不同,如整齐堆放的肢骨或头骨下方承接肢骨等等现象。从民俗学来说,各种骨殖放置的部位和方式,都有一定的含意,可以与民俗学相关资料加以比对。(殷玮璋 1985:p.52)

2.骨骸完整程度

二次葬的遗骸多不完整,因在第一次埋葬的过程中,遗体有些较小的骨头已经腐化,大多数仅剩下主要的骨骼如头骨与肢骨。或是於某些因素,迁葬时只挑选某些重要的部分如头骨、骨盆等等,造成墓穴中遗留的骨骼不全。

由於在保存与区辨上的不易,二次葬在考古发掘时较难辨识出。但仍有某些遗址如宜兰淇武兰遗址,其下文化层部分推测为二次的可能性极高。(邱鸿霖 2004:63)

参考资料

    邱鸿霖2004《宜兰县礁溪乡淇武兰遗址出土墓葬研究-埋葬行为与文化变迁的观察》,国立台湾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页63。殷玮璋 编1985《考古学田野工作手册》,台北:明文书局,页52。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佃户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十垄遗址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