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反共抗俄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37

1950-1960年代政府基本国策。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於「戡乱」战事的节节败退中,向联合国提出「苏联违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联合国宪章以致威胁中国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及远东和平案」(简称控苏案),抗议苏联侵入外蒙古,并表达对苏联扶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满。195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控苏案」,1953年中华民国废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後,正式将反共与抗俄连互联结。

蒋中正总统於1950年代相继发表《反共抗俄基本论》与《苏俄在中国》,详细阐述帝俄与苏联对中国的侵略历史、国民革命各期的使命,以及反共抗俄的意义。反共抗俄即将共产党统治中国,视为苏联进行世界侵略计画的一部分,并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政初期对苏联采取「一面倒」的外交策略为「汉奸」。因此,对国民党所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而言,国民革命在历经第一期建立民国的民权革命,第二期打倒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後,第三期则为与共产党对抗,为生活方式的民生革命。反共抗俄亦兼有恢复民族自主、确保宪政运作的民族与民权革命性质,因此为三民主义革命的最後阶段。同时,由於中华民族的复兴关系到亚洲安危与世界和平,因此反共抗俄战争不仅完成国民革命,且与冷战体系下对抗共产主义的国际形势相扣合,凸显中华民国在世界战略上的意义。

反共抗俄理念在教育体系和媒体宣传的配合下,透过诸如「俄帝侵华史」课程与「印制品加印反共抗俄宣传标语办法」,使该理念遍及学习历程与生活空间,成为战後台湾意识型态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制定各种条例、办法,作为推动此一基本国策的法源,包括:「反共抗俄立功人员奖叙条例」、「反共抗俄战士授田条例」、「反共抗俄时期海外华侨爱国自动捐献奖励办法」鼓励人民从事反共抗俄战争,许诺成功後的经济利益与荣誉。而自1952年展开的反共抗俄总动员运动,则成为统摄当时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政策上的中心要旨。

1960年代後,苏联与中国因边境问题而转趋紧张,政府在宣传上开始将反共与抗俄脱勾。从蒋宋美龄创设的「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1964年经内政部核备更名为「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可略见政策的转向,之後在标语宣传上只标榜反共,而未见抗俄。1991年5月动员戡乱时期终止,反共政策亦随之终止。

中文关键字:反共 , 抗俄 , 国民革命 , 标语 , 意识型态

英文关键字Anti-communism , Anti-Russia , National revolution , Slogan , Ideology

参考资料

    蒋中正。1954。《反共抗俄基本论》。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蒋中正。1956。《苏俄在中国》。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李筱峰。2007。〈久违的符号:从「政治标语」图像看两蒋政治〉。收於《台湾近现代史论集》。台北:玉山社。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南蕃事件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反拜耳事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