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文化政策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44

文化政策(cultural policy)一词在1980年代之前的欧洲、美洲和台湾,都具有相当负面的意涵,苏联和中国等共产国家将文化政策定位为意识形态和思想控制的工具。戒严时期台湾的「文化建设」特别强调民族精神和对「共匪」思想作战。到了1990年代,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简称文建会)提出「社区总体营造」、「公共艺术」和「文化地方自治化」等具积极意义的「政策」方向,而具备了对当代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其中的「去中心化」,和由下而上的主张,与台湾民主化、公民社会的思想相呼应,使得文化政策的概念摆脱意识形态的纠葛。

有关文化艺术领域的政策、行政和管理,概念上都与现代国家体制、资本主义生产等「启蒙现代性」的发展有关,有强烈的总体性、效率性和统制性意涵,以此衍生的政策评估、政策研究、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竞争、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部门,自然倾向於接受政治主导、营利取向和由上而下的价值观。但是,文化艺术领域强调自主性、超越世俗和救赎解放的本质,企图挣脱这种现代性的局限,为人类社会寻找一个理想的存在模式。两者显然存在着一些内在的矛盾,因此,「文化政策研究」开始思考文化艺术工作纳入这种现代性的体制,探究文化艺术和政治、经济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法国历史学家福科(Michael Foucault)、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德国社会学家阿多诺(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等人的思想乃成为文化政策实践和理论思考的重要资源。

台湾社会有南岛语系的原住民族群、清代传统汉人社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来台的外省族群,历经日本帝国殖民、国民政府国族主义的统治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冲击,以及当前民主政治发展、在地化与全球化、後现代资讯和消费社会的挑战,使得台湾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多样性的面貌。

因此,台湾的文化政策议题因此特别丰富,包括:原住民的文化身分、日本殖民时期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殖民意识与文化展示(如博物馆和博览会)、国府时期的国族文化政策及族群文化资本的差别化、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艺术政策、台湾地方文化机构的崛起、社区营造运动去中心化的文化思维、公共艺术政策与公民社会的辩证、地方发展与大型艺文活动的角色、艺术作为一种经济投资和商品市场的意义、不同类型博物馆的文化政治课题、文化艺术产业化与文化艺术本质的矛盾、媒体新闻影像工业与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化公民权、台湾文化认同及其国际身分形象的生产、後殖民与後现代的台湾文化现象与文化政策思想等。

中文关键字:文化产业 , 公共艺术 , 文化公民权 , 文化身分

英文关键字cultural industries , public art , cultural citizenship , cultural identity

参考资料

    苏昭英、蔡季勳主编。1998。《台湾县市文化艺术发展:理念与实务》。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陈其南。2001。〈文化政策研究的发展〉。《典藏今艺术》,102:104-106。G. Monnier着,陈丽如译。2004。《法国文化政策:从法国大革命至今的文化艺术机制》。台北:五观艺术。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编。1995-1997。《全国文艺季精华录:83-86年度》。台北:国立艺术学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财团法人台北市开放空间文教基金会。1995。《百分比公共艺术示范(实验)计画执行及审议作业要点》。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陈明竺等执行。1998。《公共艺术设置作业参考手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新经济史研究法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港文书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