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

清领时期总论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97

1683年(康熙22年),清朝征服郑氏政权,1684年将台湾收入版图,至1895年(光绪21年)台湾割让日本,统治台湾212年,为台湾历史上的清领时期(又称清治时期)。这是两岸首度的统一期,影响台湾之发展最大。政治上,中国统治组织确定,忠君思想形成;经济上,台湾迅速开发,与大陆结成互补经济体;社会上,汉人大量移民,并占有平原精华区,取代原住民成为优势民族,因而建立巩固的汉人社会。文化上,儒家思想与文教制度确立。

(一)政治方面

1683年,郑氏时期末代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清廷平定海外的抗清势力後,原拟「迁其民而弃其地」,扼守澎湖以为屏障,後因征台有功、熟习台湾的靖海大将军施琅,上疏力陈台湾弃守之不当,遂收台湾入版图,置台湾府,设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设官分职以治台。文官设正四品的台湾道,武官设正二品的台湾镇总兵官,为台湾最高的文、武官,同驻台湾府城(今台南市)。随着汉人陆续来台拓垦,清廷因应治理之需,1723年(雍正元年)将行政区划由1府3县改为1府4县2厅,1812年(嘉庆17年)改为1府4县3厅,1875年改为2府8县4厅,1885年台湾建省後再改为3府1州11县4厅,府设知府,州设同知,厅设同知、通判,县设知县。

台湾建省後最高长官为巡抚,下设布政使,以彰化桥孜图(今台中市)为台湾省会,因省城未建好,且巡抚行台设在台北, 1891年邵友濂接任巡抚後,乃将省会改设於台北。1894年清廷与日本因朝鲜主权问题爆发「甲午战争」,大败,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求和,台湾士绅拥台湾巡抚唐景崧任伯雷玺天德(President,即总统),成立「台湾民主国」以抗日。但因「马关条约」已换约,清廷复命文武官员回福建候缺,民主国失去凭藉;而来台接收的日军火器精良,台湾义勇军虽在全台各地抗日,然大局已定,势难挽回。6月17日,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式」,象徵日本领有台湾的开端;由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领的近卫师团南下镇压抗日军,日本并增派援军由嘉义布袋、屏东枋寮二路进击,10月23日大军进占台南市,初步削平台湾人的反抗势力。此一台人的抗日军事行动,史称「乙未之役」,吴德功撰《让台记》,对於此役详为记载。

清廷治台期间,在北京的中央政府透过两种管道与台湾来往,一是由同省的福建(小部分广东、江西)调派绿营兵来台;一是在台设置文教机构,如府儒学、县儒学与各地书院,令有志於科考者循着府试(台湾府)、乡试(福州省城)、会试(北京)、殿试(北京),逐步取得生员、举人、进士等功名,进入官僚体系。除了一般文科考外,武科出身者亦能跻身台湾社会领导阶层。这一条士子竞逐之路,也使清廷中央、省区和僻处海隅的台湾,有一定的来往管道,而经由科举制度及政府的宣导,使台湾能由移垦社会渐成文治社会,并减少抗清的民变。

在维护社会安全方面,清廷将绿营兵抽调来台,分班调换,三年期满,称为班兵制。共1万名,分为10营,以镇标3营为主力,班兵中至少1/3是分驻在各地的汛塘兵,担任治安、守备任务。班兵员额在道光年间最多,共1万4千人,此後绿营战力渐趋疲弱,遂有同治年间的裁兵加饷、光绪初年的裁兵,到1893年仅剩2,400人。绿营额兵减少,新兴武力勇营,以及1787年林爽文事件後设立的4,000名番屯丁,这两支武力取而代之,成为清朝中叶以後安定社会、抵御外侮的主力。

勇营来自各省,而有湘勇、楚勇、淮军、河南兵(广东珠江以南募来的兵)之名,通称客勇。大抵为开山抚番、镇压原住民,或为抗法、抗日而来。台湾人组成之武力则有土勇,其战力有足称者都与雾峰林家有关;另有台勇,是林文察带%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牛稠子文化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牛骂头文化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