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矽质玄武岩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482

矽质玄武岩

A.英文名称

T-oleiite

B.-分类

火成岩-喷出岩-基性岩

C.矿物组成

主要矿物为钙质斜长石(拉长石~倍长石)、辉石(普通辉石、透辉石、顽火辉石、紫苏辉石等)、橄榄石、角闪石及云母;次要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磷灰石、石英、硷性长石、锆石、铁尖晶石、沸石等。

D.岩性描述与化学成分

矽质玄武岩为三大类玄武岩之一,是三者中含矽较高者,SiO2过饱和或饱和,含有顽火辉石与易变辉石,通常不含橄榄石和霞石,含有橄榄石的称为橄榄石矽质玄武岩(Olivine T-oleiite)。为基性细粒火山岩,暗黑色为主,有些含有极多而明显的斑晶,但也有全无斑晶者,呈致密状或多孔状。玄武岩通常在全晶质至玻璃质之间存在各种过渡类型,常可见间粒结构与填间结构,较少次辉绿结构、辉绿结构及中粒结构,斑状结构之斑晶通常为橄榄石、辉石与斜长石,斑晶在流动的岩浆中可以聚集,称聚斑结构。其SiO2含量通常较高,可接近50%。

E.特徵、有趣现象或监定要诀等

澎湖的矽质玄武岩以其壮观的柱状节理闻名,有些含有多量气孔,部份填充文石。玄武岩最普通的颜色为深灰至黑色,隐晶质块状,矿物颗粒一般肉眼不易辨识。

F.成因

-地区的矽质玄武岩,多形成於中新世,包括澎湖群岛的火山活动与-北部「公馆期」、「角板山期」的火山活动,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拉张作用大致以今日的-海峡西侧为中心,并於中新世时发育至最盛,以致-海峡下之-圈明显变薄,软流圈上涌成穹窿状。受热侵蚀而剥落之-圈地函物质,不均匀地散布於对流的软流圈中,并随之发生部份熔融,参与玄武岩浆的生成。最後部分熔融的玄武岩质岩浆汇集,沿着因张裂作用产生的裂隙喷发至地表,形成中国东南部、澎湖群岛和-本岛区域的火山或侵入火成岩体。

G.应用

由玄武岩制成的纤维具有下列优点:(1)抗拉比强度是金属的2~2.5倍,(2)高耐腐蚀性与化学稳定性,(3)高热稳定性,(4)高电绝缘性能,(5)与金属及塑料等材料的良好兼容性,已成为革命性新材料。

H.产地与产状

-矽质玄武岩最主要出露於澎湖群岛之「澎湖层」中,又可分上下两段,上段岩层由露出地表之玄武岩熔岩流与砂泥岩的沈积岩夹层组成,地层内约可见到二至四层玄武岩熔岩,大多为致密质玄武岩,有明显柱状节理;下段岩层是隐伏在海面下数百公尺的中新世地层,含有四层玄武岩层,最下层的-为粗粒玄武岩。而公馆期玄武岩与角板山期玄武岩,分别出露於中新世早期(木山层和大寮层)及中新世晚期(南庄层和南港层)地层中,呈熔岩流、岩脉、岩床及凝灰集块岩零星分布,并不是一个规则而延续普遍的地层单位。

参考资料

    Blatt, H. and Tracy, R.J. (1982) Petrology, 2nd Edition, W.H. Free-n and Company, New York, 529pp. Nesse, W.D. (1991)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Minera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5pp.陈汝勤、庄文星 (1992) -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444页。 陈正宏 (1990) -之火成岩,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37页。庄文星 (1999)-之火山活动与火成岩,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323页。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硬绿泥石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片沸石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