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新竹州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99

日治时期-的行政区。北以林口台地、东以雪山山脉与台北州相邻,南侧以房里溪、大安溪和台中州分界,西侧面临-海峡,约今日桃园县、新竹县和苗栗县之范围。一般行政区域面积2,741平方公里,蕃地面积1,828平方公里,总面积4,569平方公里,约占-本岛1/8。

新竹州辖境合并1910年(明治43年)所设原新竹厅全部、桃园厅大部分和台北厅小部分而成,名称沿用自原新竹厅名。州治设於新竹街,下辖新竹、中坜、桃园、大溪、竹东、竹南、苗栗和大湖等8郡。郡下普通行政区再细分为若干街庄;涵盖泰雅、赛夏原住民领域的大溪、新竹、竹东、竹南和大湖等东南5郡,则有特殊行政区「蕃地」的设置,以统领各部落(时称「蕃社」)。州成立之初,下辖4街(新竹街、桃园街、大溪街和苗栗街)38庄;其後,部分的庄升格为街,如中坜和竹东;新竹街则在1930年(昭和5年)升格为新竹市;1941年,六家庄和旧港庄之头前溪北地区合并,改称竹北庄,头前溪南地区则和香山庄同时并入新竹市辖境。改隶之前,最终统有1市5街37庄。

新竹州的产业发展、交通网络和人口分布,深受地形特徵的影响。境内地势略呈由东往西倾斜;地形多以丘陵、台地和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相对较小。若以出石门隘口後的大汉溪河段为基准向西南延伸成一轴线,大致可划分为西北和东南两大部分。西北区块自北而南由林口台地、桃园台地、中坜台地、湖口台地、飞凤山丘陵、竹东丘陵、竹南丘陵和苗栗丘陵的全部或部分构成;平坦地则分布於其间的大汉溪、凤山溪、头前溪、中港溪和後龙溪等稍具规模的河谷阶地与切割台地的细小溪流两侧,以及形势逼仄的海岸地带。东南区块的广大山地则分属加里山山脉和雪山山脉的西翼部分。

历经清代200余年的拓垦,来自中国福建、广东的-凭藉原乡的维生方式分别聚集於海陬、市街、乡野和山区等地。日治时期,随着殖民政策的推行、交通网络的革新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形态和人口结构也随之转变。在广大农村地区点缀若干行政中心和中地型市街的传统分布形态中,增添了依赖资源的工业、矿业和林业聚落。

在殖产兴业的政策指导下,殖民政府至少在新竹州推行过4项重大事业或奖励措施:

(一)兴修灌溉工程以增加水田面积。其中,以1926年(大正15年)通水的桃园大圳影响最钜,受益面积约2万2,000余公顷(23,000甲),主要分布在桃园台地和标高110公尺以下的中坜台地一带的土地。

(二)设置推广机构以促进农业增产。分别於重点地区建立农业改良或其他试验、调查等指导奖励机关,以达到奖励增产之目的,如新竹市街的州立农事试验场、杨梅平镇的茶叶试验支所、新竹香山的柑橘指导园和大湖的蚕业试育所等。除水利尚称便利之所可种水稻外,丘陵、台地栽植的作物以茶和柑橘最为着名。茶产量占全岛2/3,柑橘则不但运至-内地,更输出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

(三)引进近代工业以推动产业升级。当时设立的工业类型主要有2种,一为农产加工业,一为矿物资源相关产业。农产加工业以制糖业为最大宗,大规模的新式工场位於新竹、竹南、崁子脚(今桃园县中坜市内坜)和苗栗4处;其余的制茶、精米碾制、制帽、蓪草纸加工等工坊,亦多分布在州内各中小型市街如中坜、桃园、大溪和苑里等地。由於本州的丘陵、山地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和矽砂等多种矿物资源,在原料产地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如「-石油株式会社」和「-鑛业株式会社」,分别在苗栗锦水和新竹竹东开采天然气,後者更利用附近生产的矽砂为原料制造玻璃。

(四)开发森林资源以厚植国计民生。本州国有林野面积广大,并以山地所占比例较高,於大正、昭和年间,施行森林计画事业。本州广达15万余公顷(155,000甲)的国有林野,相继被区划为南庄、竹东、大溪、大湖、八仙山和太平山等事业区,并依个别森林分布和利用系统的差异编有「施业案」(经营计画),以资经营管理。此外,鹿场大山和大安溪上游地区出产的扁柏、红桧和肖楠更名闻遐迩。

农林工矿原料的供应和产品的运输,有赖於交通网络的革新。以前清官道为基础所延续或改筑的纵贯公路,由东北向西南穿越州内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的走廊地带;纵贯铁路则除了龟山、桃园、杨梅和湖口等地外,路线大致与纵贯公路平行,并於竹南分-中线(即山线)和海岸线(即海线)继续往南延伸。郡治所在大多位处纵贯铁、公的路线上,用以连结区域间交通;区域-亦以其为端点,向区内各地或侵入山区铺设手押台车轨道,再於大正末年将轨道陆续升级为自动车道,以提供更迅速、便捷的运输服务。

然而,虽有各种有利条件以改善农业生产、交通系统的完备使得货畅其流、新兴工矿林产业崛起提供劳力需求,仍然无法消化长期在本区台地、丘陵和浅山一带形成的人口压力。於是,桃园大圳灌区不及的中坜、湖口台地农业生产力增长有限,加上原本在竹苗丘陵等地从事伐樟制脑的劳动力因产业不振而流出,皆使该地自大正年间开始兴起一波-潮。原居该地的客家人陆续移往彰化竹塘、云林二仑和高雄手巾寮等河川工事後新生的浮覆地,南投中寮、嘉义中埔和台南楠西等地沿山的丘陵地带,以及花东纵谷的边际土地。新竹州成为日治时代本岛主要的人口移出地。

中文关键字:桃园大圳 , 石门隘口 , 殖产兴业

英文关键字Tao-yuan Jing , S-imen Pass , prospering nation,strengt-ening force

参考资料

    施添福。1982。《-的人口移动和双元-部门》。「地理研究丛书」1。台北:-师范大学地理学系。新竹州役所编。1985。《新竹州要览》。「中国方志丛书?-地区」229。台北:成文(据1937年排印本影印)。新竹州编。1938。《新竹州势一览:昭和十二年》。新竹:新竹州厅。新竹州编。1940。《新竹州要览:昭和十四年》。新竹:新竹州厅。新竹州役所编。1985。《新竹州管内概况及事务概要:昭和十五年》。台北:成文(据1940年版影印)。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清水镇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竹县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