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锡口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325

即今日之松山,从前为凯达格兰族Malysyakkaw社(译为毛里即口、麻里锡口、猫里及吼...等)之所在地,地名原意据说为「河流弯曲之处」。康熙三十六年(西元1697年)郁永河的裨海纪游中写成麻里折口,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中称为麻里即吼,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的续修-府志中将该地名为「猫里锡口庄」,虽然音译不同,但皆是相同的地方。

Malysyakkaw社据说原先居住於基隆河南岸,後来该社在乾隆十年以後因-的开垦而向东北迁徙,麻里锡口一带遂成为-耕作的区域。嘉庆初年依照音译而简称为锡口,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的时候成为大佳腊堡的锡口街,後来更成为基隆河岸的重要聚落之一。锡口街因为河运而发达,是当时大多数商人停船夜泊之处,素有「小苏州」之美称,而供奉妈祖的慈佑宫是当地重要的信仰与行政中心。

光绪十七年(西元-1年)因为铁路的兴建,从基隆到台北的交通改以铁路为主。虽然锡口设有车站,但因为旅客不再夜宿於此,加上基隆河逐渐的淤塞,因此锡口街的地位大不如前。日治以後,由於「锡口」一词在日文中有不雅的意思,因此改依照-地名称为松山。原因一说是因为附近山丘多松树,二说希望让离乡的日人能稍解思乡之愁。光复後沿用松山成为区名。

参考资料

    洪英圣,《台北市地名探索》,时报出版社,2003,页153~154洪伯温,《台北地志新探》,龙文出版社,1993,页40~41庄永明,《台北老街》,时报出版社 1991,页212~215汤熙勇主编,《台北市地名与路街沿革史》,台北市文献会,2002 页,118赵莒玲,《台北城的故事》,台北市政府新闻局,1993,页180~181 安倍明义,《-地名研究》,武陵出版社,1987,页95~96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长滨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金瓜石聚落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