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常识

波浪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829

海面因外力而形成的波动。波浪为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水分子本身并不随波浪前进。常见的海面波浪是因风而起,称为风浪。风最初在海面吹起微小的波纹,逐渐累积能量而成不规则的振荡,离开风区後慢慢形成较为规则、波长较长的波浪,称为涌浪,涌浪传至沿海浅处而破碎,称为碎浪。

波浪的传播速度与波长、水深有关。水深超过波长的一半时,波浪的运动就不受海底摩擦的影响,称之为深水波浪或短波。波长愈长,波速愈快。外海一般常见的涌浪波长为50至120公尺,而海深平均4,000公尺,属於深海波浪,海上航行可观察到大浪追过小浪。当波浪接近岸边,水深渐浅,就会受到底部摩擦的影响,波速减缓,称为浅水波浪或长浪,在较深处波速较大。朝向海岸前进时,由於海底逐渐变浅,以致波浪变陡而破碎,称为碎波或碎浪。

除了表面波浪外,在海洋-温跃层的海水密度变化较大,上下层海水界面受到外力作用时也会发生波动,称为内波,有助於上下层海水的交换,下层的营养盐也能藉此力量送到上层来,对潜艇的航行也有影响。

海面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会在海岸地区形成侵蚀和堆积作用。不同来向的波浪朝海岸传播时,前进方向往往与海岸线有不同的夹角,以致碎波後,会形成不同方向的沿岸流,侵蚀海岸或夹带泥沙在海岸堆积。以岬湾地区而言,岬角处碎波所形成之沿岸流,会夹带岬角处之石砾,且石砾在流动中会破碎磨损,最後在湾内沉积形成平坦的沙滩;而岬角处受到侵蚀作用,形成较陡峭的海岸。巨浪拍岸时,会摧毁岸边的结构物并危及人的安全。波浪的能量也可用於发电,但目前为止仅在小岛或沿海小村庄供应电力不方便的地方才设有小型的波浪发电厂。

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产生的波浪,称为海啸。海啸周期5至20分钟,波长200公里,在大洋中的波高不到1公尺,航行於海上的船只经常感受不到。一旦传抵陆地,前进的波浪连续往岸上冲,海水堆高可达十余公尺,甚至数十公尺,对海岸的冲击力量很大。海啸可怕之处是速度,由於波长200公里,远远超过海洋深度,属於浅水波浪,在水深4,000公尺的海洋,波速高达每秒200公尺,接近喷射客机的飞行速度,横扫上岸,破坏力量很大,如果碰到V字形的海湾,收口处累积水量更多,破坏力也更大。环太平洋的-、阿留申、南美洲一带地震多,海啸也多。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造成印度洋沿岸国家损失惨重,罹难人数将近30万,其中印尼受创最为惨烈,而泰国度假胜地普吉岛海滩也几近全毁。海底地震频繁地区附近的岛屿常设有警告系统,提前通知沿海居民往内陆疏散。

台风引起的巨-浪,传播速度比台风移动的速度快,因此台风来袭之前,-东部海岸常可看到巨浪滔天。-设立波浪发电厂的时机尚未成熟,但较小的离岛仅需供应少量电力,利用波浪能量发电应是相当理想。

中文关键字:碎浪 , 内波 , 海啸

英文关键字breaking wave , internal wave , tsunami

参考资料

    Carter, R.W.G. 1988. Coastal Environments: An Introduction to t-e P-ysic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Systems of Coastlines. London: Academic Press. Pinet, Paul R. 2006. Invitation to oceanograp-y. Sudbury, Massac-usett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ers. 范光龙。2008。《海洋环境概论:谈-沿海环境》。台北:-西书。 Stewart, Robert。〈Introduction to P-ysical Oceanograp-y〉。Ocean World,「Resource」。2008年10月23日读取。oceanworld.tamu.edu/resources/ocng_textbook/PDF_files/book_pdf_files。中央气象局海象测报中心。-rine.cwb.gov.tw。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小锦屏温泉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十二坑温泉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