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识

知乎是否正慢慢变成论坛?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85

知乎是否正慢慢变成论坛?会不会慢慢出现灌水、捣乱情况,导致内容质量降低,高质量用户丢失?38 个答案

答案 1:

知乎和他的爸爸Quora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1)知乎虽然学习Quora,但是慢慢地会成为另外一个-知道,只是增加了一些社会化特性的-知道而已。2)Quora更关注提问的质量,而且wiki的协作性十足,我在Quora上提问,有人会帮忙修改上下文(标签),单词拼写错误,提醒问题的描述的正确性等等。尽管这些功能知乎上都有,但是整个社区缺少这种文化。3)知乎上更加关注的是答案,喜欢盖楼(为了赚邀请码?),而不是保证已有问题和答案的质量,这个估计和中国人的习惯有关。所以,研究本土用户的行为模式,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体现核心竞争力。

答案 2:

这都是用户量增大的必然趋势,五花八门,各种喜好的用户出现了。你说的这样情况,都对灌水始终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只要可以发布文字在上面,他们就可以灌水盖楼,当这些东西到淹没了了你的首页,就会产生现在的感觉。我觉得需要官方引导用户如何来使用知乎,还有创始人的初衷到底把知乎的定位是怎么样的应该明确给每一个新加入的用户。还有每一个人都应该想一想来到知乎到底要干什么(娱乐、求知?灌水?学习,盖楼。捣乱等等)其实盖楼,跟帖,应该去更合适的网站。

答案 3:

知乎与论坛的根本差异在于内容质量控制上。论坛在内容质量控制手段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容易造成灌水、捣乱等现象,导致高质量用户流失,而高质量用户的流失又造成内容质量再次下降,进入恶性循环。而知乎目前已采取了以下手段来控制内容的质量:

希望邀请高质量用户,以邀请码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用户的质量;

希望提高内容质量,提供了问题重定向,比较好的问题相关性搜索,尽量避免重复问题。对答案的顶、踩、感谢和没帮助的认定,也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答案的质量。

用户行为的监督,问题以Wiki的形式维护,即大家都能修改,好的行为会得到回报,如获得更多邀请码,或许未来会有更多好处。

这些都是一般性的论坛所不擅长的。所以知乎将来会不会成为“论坛”或“Baidu知道”,就要看以上内容控制的手段是否能够有效的执行和起到作用,以及未来会不会推出更佳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培养用户的Wiki精神,发扬Wiki文化,组织大家一起把内容维护好,这是知乎与Quora根本差距。关于知乎与Quora请参考“张祖良”的答案,分析很透彻。

答案 4:

1、知乎有SNS的特质在里面,大家能够看到的信息是自己关注的。因而,应该正确引导新用户,建立自己的关注点(社交圈)。2、放缓扩大用户的速度。一个良性的环境,-具有自我矫正功能,就像吃坏肚子了轻微腹泻下,身体就干净了。但是如果同时吃坏大量的东西,自我就没有办法控制,需要外界宏观调控。是药三分毒,宏观调控对于环境本身的作用有利有弊。所以还是倾向于让知乎自我平衡。因而,应该将新用户的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使得知乎内容的自我平衡机制能够生效。

答案 5:

1)先回答问题本身再拓展:如果引导不好,完全有可能。但目前只是初期,还不能下定论。2)我看到回答里有两种对立的声音,一种是:干脆变成论坛好了;另一种是:强调论坛如何的乱,不好。首先对后者,我觉得没必要妖魔化论坛。先表态,我不习惯泡论坛,比较能理解持这种观点的人。但,一部分人不需要不代表不好,恰恰相反论坛的活跃表明了有需求。而对前者,因为定位不同,变成论坛某种意义上就是知乎模式的失败。而且论坛多的是,何必再费劲弄一个?3)论坛跟知乎定位差别较大,打个比方,论坛可以比作一群志同道合者的联欢,有内容固然好,但冷清更难受,为了保持热闹,无意义的废话也是允许甚至鼓励的,所以论坛的机制本身对灌水是容忍乃至隐约鼓励的;知乎这一类的更像稍显严肃的头脑风暴式讨论,多元观点固然是欢迎的,但对质量有所要求,如果实在没内容,宁可忍受思考时的沉默。前者很多时候讲参与度、热度;后者我想第一位应该是内容质量,也追求热度但要避免质量被稀释。不过二者也有模糊的中间地带。论坛实际上也有各种鼓励高质量内容的措施,只是灌水成本低,重复操作仍能获利,所以仍然存在;而知乎难题则在于如何判定和惩罚灌水(或类似性质行为),过严则挫伤积极性。这里建议加大WIKI协作性,由用户判定。4)一个社区的表现,受社区规则和社区里人们的行为习惯影响。因为后者的存在,所以同一套规则在不同地方表现出来都会不同。但长远而言,还是前者决定的,因为后者最终受前者影响,一旦社区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氛围,新来者也会受这种氛围影响的。有两点应该强调的:规则应该因地制宜,最起码要通过奖惩体验出对行为的鼓励与排斥;新来者的量要严格控制,保持总是能把新来者吸收为稳定成员。5)最后,一些实现细节同样重要。譬如因为有自动保存的存在,我才有耐性敲这么多文字,并且成文后能检查并删除大量废话(虽然仍然啰嗦),缺少贴心功能的支持,很容易打击“良币”们的积极性。P.S.我也在学习着使用知乎,不知我的回答算详细还是~~废话多!?

答案 6:

我的感觉也是越来越论坛化了,前期进入的用户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后续进入的会继续这种氛围,到时候数据量越来越庞大,如何筛选?乱已成而后治,难!建议先从筛选好问题出发,顺藤摸瓜清理垃圾。应该增加问题本身的-机制,如果一个问题被大家踩的太多,系统应当删除,同时减低提问者在本站的威望值,以此作为约束。

答案 7:

如果缺乏高质素的问答,就有可能变成论坛。知乎是社交型的问答网站,问题容易扩散,所以应该容易获得更为专业的问答。只要知乎能吸入社会大众参与,其问答的质素就肯定高。

答案 8:

这是知乎现阶段发展的必然的,他需要更多的用户活跃起来,深深的习惯登录这里,然则他不会怎么去控制讨论,尽管有许多重复性,也许以后他会有许多信息筛选机制,让这里显得更加专业。活跃度与质量似乎就是一种矛盾。他现在有变成散漫的论坛的趋势,但是绝对不会。

答案 9:

不要一味的追寻答案~(搞邀请码),答案驱动型 国人的通病。这样肯定变成一个论坛。关键是提高问题的质量,大家应该先学会提问。高质量的问题才有高质量的答案。

答案 10:

能不能引入一个机制:问题也能被“反对”。而且,当问题或者答案被反对的票数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该问题和答案自动被屏蔽或者删除,以起到全民监督的作用...

答案 11:

问答平台加入社交属性是为了拥有更优质的答案,但反过来这样的平台也要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也就是一部分娱乐需求。因为用户是在空闲时段来到知乎那么只能有三个目的: >

有问题的不到解答,求助于众网友

在关注的领域收获帮助别人的快乐,在大家头脑风暴中提升自己

在知乎中建立起了志同道合的圈子,-和朋友们互动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知乎能否方便生成到某个问题特定回答的链接?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有人愿意一起参加深圳技术沙龙建设吗?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