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识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您有什么看法?有没有合理的建议?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64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您有什么看法?有没有合理的建议?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和生命力?7 个答案

答案 1:

中国现代面对传统和现代化的一个困境可以这样来描述,后脚还没跟上(现代化),前脚还得拼命赶随时代,双脚不是交替前进,而是前后脚姿势不变绷向前跳,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所以一旦不协调或者前脚迈大了,就是俗话说“扯着蛋了”。关于传统与现代也是如此,都是该死的后脚连累的。要说怎么保护传统文化,潜在含义是传统文化在受破坏,现代化必然是会遗弃一些传统文化,据我看来,目前并不像-或者90年代前那样主动地去破坏,而是现代化洪流冲-走的,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遗憾,但并不是损失。如果主动地去强调保护传统文化,脱离了现代化这个基础,那么结果是我们熟悉的,这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制度再熟悉不过了,比如“以德治国、-、唱红打黑……”“国学、于丹、民俗村……”“周庄、丽江、798……”如果去问农民,他最想怎样的生活,他想要的不是现代化农村,也不要欧洲的小城镇,他最渴望的是城市。如果去问白领,他最想怎样的生活,他想要的不是琴棋书画,也不要什么中国风这个中国风那个,他最渴望的是像美国人一样生活。所以,从大视野来说,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现代化。当然,这不是说把传统先都丢弃,那么保护或者传承传统文化只能从具体事物以及细节上来讨论,而且要非常细才行,也就是说那些表面的东西的确可以丢弃了。如果从具体事务来说,那就会是知乎上另外一个问题了,到时再见。

答案 2: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美学教育,即审美趣向的培养,而这也是目前中国最最缺乏的,我们的教育从来就是思想正确高于一切,譬如分析唐诗宋词更多的是讲他关注劳动人民疾苦、热爱祖国山河,诗本身有多好却不讲,或者根本不会讲,因为传统文化从老师那一代就断了。如果这个国家的人都从骨子里觉得喝咖啡比喝茶更有品味,那么你再怎么去保护传统文化都是白搭,顶多再过几年就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ZF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常常抓不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或者说很多时候是一群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播的人在弄,以为办几场盛大的中国年就提高文化软实力了,殊不知人家叫了一声好继续吃麦当劳。所以我以为要传承传统文化第一是教育,第二是要懂文化传播,尊重市场规律

答案 3:

(再次)向-學習。多聽 Yellow Magic Orc-estra。(傳統文化好像沒什麼可保護的了,已經不存在的東西如何保護?)

答案 4:

如果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传统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区域,什么是传统文化的概念共识很重要。其次,是指定代表传统文化的代表标的物,谈论的是语言文字、文学、建筑、古玩、习俗还是精神领域的“文化”概念。所有这些方面,保护都有不同方式,有些已经不存在了自不用说,有些早已被曲解。但有些东西是现实存在的,它们可以加以保护,并且有助于令“传统文化”在某个方面得以延续。泛泛谈论保护“传统文化”毫无意义,没有可操作性。

答案 5:

嗯,单纯的保护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说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多的是创新,与新技术的结合,引入合理的现代的商业模式,最终必须得干涉现代人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才有焕发生命力的可能。

答案 6: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源于信仰的那部分已经越来越难以传承,这可以从人们对中医的不加了解的质疑中看出来。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远离信仰,而这种潮流似乎不可挽回。如果尽力去把那些文化精髓传承下去,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也许还可以延续更长的时间。

答案 7:

或许是每个人看待(是否看得到)传统文化的站位点。过年回家前我特意电话让我妈买了一套木刻版年画,四色的,其实没能买到太多种,只买到全神像,门神,灶神,小时有的牛马像,财神像还有些其他的都没有买到,集上已几乎没有卖木刻版年画的了。买到的年画很粗糙,大概是这种年画价格过于低廉,但又需手工印制,印的太细致效率变低,估计都不够人工费。如今家家都贴着颜色鲜艳的机器印制年画,除了那些上了年纪仍住在旧宅院的老人。当然我家也贴着那些大大的红底机印年画,我问妈咱贴这个这种老年画多好,我妈直接回我“那个不好看,谁家还贴,现在这种多好”。我在设想我如果大学不是学的不是设计会认为旧的木板年画比烫金的印制年画好看吗?我持怀疑态度,然后我就问我哥,当然他理解我为什么认为木板年画好看,但如果然他选他仍然会选现在印-品。这种木刻年画的命运估计只有进博物馆了。还有比如这个过年磕头的问题 z-i-u/question... 高中到大学都特反对过年磕头的习俗,就故意除夕夜使劲玩,第二天就不起床逃过磕头,但直到大学快毕业我才开始理解,从前会有这样的抱怨:看到-人穿着和服进行某种仪式而我抱怨我们没传统文化什么都丢。其实我不正是那丢弃传统之列吗。保护不应是放在博物馆里的那种保护,其实很多时候保护的不应是那实际之物,也不是创新和商业就能改变实际之物在文化传统中的命运,而是影响另一个单位如何看待实际之物,是要给社会人一个参照,一个看待事物的点,这个点和参照是大概由教育来完成吧。树榜样,喊口号,圈地保护,进博物馆都不会实际有啥用的吧。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物业公司是否有权对公众进行罚款?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申请加入 Google 广告联盟,即将被换成公益广告怎么办?如何能避免封号及收入充公?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