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常识

四草礮台(镇海城)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56

曾经是明、清两代着名的战场,四草炮台(镇海城)道光3年(1823年),一场大风雨,使台江内海逐渐淤塞地形改变。道光20年(1840年)鸦片战争,英舰初犯鹿耳门口。於道光21年(1841年)9月清朝-兵备道姚莹,所设17 处海口防御炮台,四草炮台便是其中之一。规模为鹅卵石填以三合土之墙垣,外部再以长条石板护卫,长118.6公尺、高1.78公尺每隔6公尺设砖砌成之圆洞为炮孔,共计14个。

炮墩外侧挖掘壕沟,宽1丈2尺(3公尺84)、深1丈(3公尺20)、长40丈(128公尺)。为了防止敌人涉水而入,在壕沟内置放竹签2万只、钉板8百块、钉桶8百块、铁蒺藜2万枚。光绪18年(-2年)胡传来台查阅营防,此时四草炮台的海防地位已大不如前,-40年(1951年)镇海国民小学(前身为安顺公学校盐田分校),四草炮台西侧建学校墙垣,成为学校界墙。-58年(1969年)台风来袭墙垣,被海水冲毁达1个炮洞以上。後来才进一步(易土以石)改为石壁,并将长度增加按原材修护,而成为1座永久性的坚固炮垒。

炮台前方的「大众庙」,庙後是珍贵的「红树林保护区」;而炮台周围则是一望无际的盐田和鱼塭。目前炮台之上攀生不少老树,树根错结,与炮台之墙体形成十分特殊之景观。

参考资料 《台南市古蹟使用调查与言评估》 行政院文建会95.04出版 郑淑敏作着《台南历史深度旅游上/下册》 远流出版2003.02.01发行 王荣文作着《古蹟入门》 远流出版2001.08.01发行 李乾朗、俞怡萍作着 《府城观光资讯导览网站》.tour.tncg 《-的城门与炮台》 远足文化出版91.02发行 王存立作着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寿堂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国家图书馆重要古物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