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

大屯烧

生活词典 changshi.cidiancn.com

阅读: 285

北投名瓷---大屯烧,北投於日据时代与南投、莺歌、苗栗并列为台湾 陶瓷重镇,而其中又以其最具规模最为庞大,因北投当时藏丰富品质 优良的瓷土—北投土,所以自清朝就有窑业的发展,到了日治时代更 为全盛时期;日治时代,北投是台湾陶瓷重镇,大屯烧闻名遐迩,品质十分精致,胎土精细洁白,釉药色彩缤纷鲜艳。北投富有良好的黏土矿藏,自清代至民国66年以来,大屯山下的贵子坑山区一向为出产陶瓷土的重地,环境清幽,地层属於「五指山层」,大约在三千到两千四百万年前形成,是着名的陶瓷原料:北投土产地。後因过度开发造成土石流,现已改建成水土保持教学园区,政府决定禁止北投土的开采,北投窑业因之走入历史。

明治44 年(1911),松本龟太郎在北投设立窑厂(厂址於台北州七星郡北投街),延聘京都陶工,生产地质精致,富有「京烧」风味的花瓶、茶杯、酒杯等器皿,广受欢迎。1918 年,松本逝世,1919 年2 月,公司改为「北投窑业株式会社」,後再改为「台湾窑业株式会社」,生产碗、盘、耐火砖等器物。贺本庄三郎也在大正12 年(1923)创设「大屯制陶所」,厂址位於顶北投,生产素烧花盆为主,不久歇业。昭和5 年(1930),再次成立「台湾陶业株式会社」,产生饭碗,以绘鹤饭碗最具特色。北投生产的器皿,品质十分精致,胎土精细洁白,釉药色彩缤纷鲜艳,广受各界喜爱。

北投大屯火山汇蕴藏丰沛的黏土矿产,是早年吸引陶瓷业者来此设厂的最大诱因。在1897年「北投烧元祖」松本龟太郎来台设立「北投陶器所」,从京都延揽多名陶艺技师,生产制造日式花瓶、茶杯、酒杯等陶制品,成为北投陶瓷的先驱。1918年松本去世後,接手经营者也改变原先产品经营模式,除了烧制饭碗餐具外,并以耐火砖与瓷砖为主力产品,奠定北投烧以餐具、瓷砖与耐火砖为三大主流基础。盖建在日治时期的今日总统府、司法院、中山堂、台北邮局、台大法学院、北一女中等建筑物,其外墙就是采用大屯火山汇所特有之黏土,所烧制出的耐火砖。此後,日人贺本庄三郎在1923年也到北投创设「大屯山制陶所」生产「大屯烧」,和北投烧形成阳明山附近陶瓷发源的两大系统。台湾光复後,政府接受大屯制陶所,并随後合并成为台湾工矿公司。至民国60年代由於机械化的大量开采,造成贵子坑山麓植被遭砍伐殆尽,水土保持功能尽失,洗土场堆置在溪沟两旁的大量弃砂,每逢台风豪雨更带给山脚居民极大威胁。至1977年薇拉台风引发的土石流严重灾害,终於导致政府下令禁止北投土开采,台湾工矿公司也从此走入历史。

此外,北投地区生产的建筑用贴面砖,也具特色,代表着陶瓷的机械化大量

生产,品质优良稳定,广为当时公共建筑使用,其中部份建筑保存至今仍历久弥

新,例如台北邮局、中山堂、台大、师大、北一女、中山女中校舍等,大多采用

北投窑厂生产的贴面砖。光复後,「台湾窑业株式会社」由政府接收,而後归属於「台湾工矿公司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厂」,是当时全台规模最大的陶瓷厂,继续生产碗盘、建筑瓷砖、卫生陶瓷、高压电瓷及艺术陶瓷,曾经风行一时。然而,到了1969 年左右,由於劳工基准法,北殳陶瓷土原料场––贵子坑矿场水土保存没做好,造成下游在台风季节水灾泛滥,窑场的严重污染,迫使工厂关厂,其员工扩散至全省各地,也间接地促成台湾陶瓷的发展,至於北投则只剩数间陶瓷工作室,几已找不到窑厂。

参考资料

    《台湾煤田及主要煤矿分布图-基隆、台北地区》1/100,000,1958,台湾省地质调查所内政部营建署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分享常识给亲友.

下一篇:客家花布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甲东陶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